慈寧宮。
嬤嬤看了看天色,忍不住問道:“太后,要不要開始傳膳了?”
太后老僧入定般的坐著,閉著眼,右手飛快的轉動著佛珠,淡淡的說道:“皇上還沒到呢,等著。”
話音剛落,就聽到太監通報‘皇上駕到’。
太后瞬間睜開了眼睛,原本面無表情的面容也變得慈祥和藹起來,看著走進殿裡的皇上,笑道:“皇上來了,快傳膳。”
皇上上前行禮,然後從容走到一旁坐下:“今天的摺子有些多,兒臣來晚了,還望太后不要怪罪。”
太后聽著皇上的稱呼,眼裡精光一閃。
太后,而非母后,果然啊,不是自己親身的,就是養不熟。
太后笑著搖頭:“皇上這是說的什麼話,說起來是哀家耽擱皇上的公務了,只是你我母子有些日子沒見了,哀家想念的慌,所以才請皇上過來一起用午膳。”
聽著這些話,皇上心裡膩得慌,不過面上卻是笑道:“是兒臣不孝,日後定會多來看望太后。”
這時,太監和宮女開始端著一盤盤菜餚進來。
擺放好後,太后就示意皇上動筷:“快嚐嚐,這是哀家特意吩咐給你做的,看看合不合口味?”
皇上很給面子的拿起筷子:“太后宮裡做的吃食自然是可口的,兒臣有口福了。”
太后立馬笑道:“皇上要喜歡吃,那就多過來坐坐,我讓廚房給你做。”
皇上點頭:“多謝太后。”
食不言寢不語,之後皇上和太后都沒在說什麼,默默的吃著東西。
皇上粗略的嚐了幾道菜,就放下了筷子,端茶漱口了。
太后見了,也跟著放下筷,見皇上一副有事要去忙的樣子,也不墨跡,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皇上聽說了嗎,定國公讓他的大兒媳去中州了,說是郭康裕一個人在寧門關生活不便。”
皇上面露詫異:“是嗎?”說著,笑了笑,“這也情有可原,這些年郭康裕幫著朕打理中州、汾西、濟廣的軍務,身邊也沒個人幫他打理內務,如今想想確實多有不便。”
太后看了看皇上:“跟著去的,還有他們的女兒。”
皇上笑道:“女兒跟在父母身邊這也是應該的呀。”
太后見皇上故意迴避她的本意,只能挑明瞭來說:“郭家母女早不去晚不去中州,偏偏這個時候,皇上不可能不知道郭家打的什麼主意?”
皇上面露不解:“朕還真不知道,還請太后解惑。”
太后氣結,深吸了一口氣,才開口:“皇上別是忘了燁陽還在中州呢,郭康裕的女兒和他同歲,現在去中州其目的不是很明顯嗎?”
皇上:“不至於,郭家的女兒不愁嫁。”
太后嗤笑了一聲,心道那是以前,自從去年郭家拒絕了蔣家的提親,和蔣家交惡,如今哪家敢上門求娶郭雪明?
看著一點也不在意的皇上,太后開口道:“皇上,當初郭若梅和小九鬧得有多難看你還記得?雖說郭家是燁陽的舅家,可若讓郭雪明嫁入皇家,我可是不答應的。”
皇上沉默了一會兒:“太后放心,朕心裡有數。”
見皇上沒有給明確的答覆,太后沉默了片刻,面露自責道:“這些年燁陽一個人在中州,身邊連個照顧的人也沒有,我這個做祖母的真是太不盡責了。”
說完,揮手招來了一位嬤嬤,對著皇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