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李夫人就緊緊的盯著小兒子。
顏文凱昨天晚上也輾轉了一夜,將稻花說的那幾個問題都想了數遍,沉默了片刻,抬頭看向李夫人:“娘,兒子願意的。”
見小兒子回答得這麼快,李夫人面露詫異:“你可想好了,我要和蘇家提了這事,可就收不回來了,日後你可不能反悔的。”
顏文凱點了點頭:“娘,兒子認定的事,是不會反悔的,你就放心的去提親。”
聞言,李夫人頓時無語了。
顏文凱有些著急道:“娘,你什麼時候去蘇家呀?”
李夫人沒好氣的看著猴急的兒子,忍不住潑冷水:“你別高興得太早,蘇家未必會看得上咱們家。”
顏文凱笑道:“兒子相信娘。”
看著給自己戴高帽子的兒子,李夫人不想說話了,嫌棄的揮了揮手:“你下去,別在我跟前礙眼。”
......
顏家和蘇家其實並沒有過密的來往,不過因為孩子們的交好,倒也讓兩家的大人彼此熟悉了起來,關係要比尋常人家好上一些。
這不,李夫人下了貼子說要帶著稻花登門拜訪,蘇夫人立馬就接了。
“明天李夫人和顏家大姑娘要來咱們家,你可要好生接待。”蘇夫人叫來了蘇詩語,向她說了此事。
蘇詩語點頭應下:“顏妹妹是個愛吃的,剛好女兒前段時間又學會了幾道新菜,明天我親自下廚。”
蘇夫人笑道:“你看著辦,只注意一點,別失了禮數。”
第二天,李夫人就帶著稻花來了蘇家,因為有事要談,所以別的姑娘一個也沒帶。
蘇家是中州有名的書香世家,滿門清貴,庭院建築和裝飾都十分的雅緻恬淡,處處透著書香之氣。
蘇夫人帶著蘇詩語親自到垂花門接的李夫人和稻花。
蘇家人丁興旺,四世同堂,蘇老太爺蘇老夫人如今都還建在,蘇詩語的父親在家中排行第三,上頭的兩個哥哥都在外省為官,只他留在了中州。
蘇夫人先帶著李夫人和稻花去了蘇老太太院子,向老太太請過安,又和蘇家大房、二房的女眷相互見了禮,坐了一會兒,臨近晌午的時候,才回了三房的院子。
路上,蘇夫人解釋道:“家裡孩子太多,除了逢年過節,我們都是在各自的院子裡吃的。”
李夫人點了點頭:“你們家人口多,這樣倒也方便。”
蘇夫人笑道:“可不是嗎,不常常聚在一起,倒也省了很多麻煩事。”
後面,稻花和蘇詩語也小聲說著話。
稻花:“你們家裡的小孩子可真多。”
蘇詩語解釋道:“都是大房和二房的孩子,我父親和我大伯、二伯的年紀差得有點大,大房、二房的孫子孫女都滿地跑了,我哥哥還沒及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