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生辰的第二天,董夫人就董元瑤和蘇詩語回省府了。
碼頭前。
稻花拉著董元瑤和蘇詩語:“原想著和你們一塊過中秋呢,偏偏你們又要走了。”
董元瑤笑了笑:“你別急呀,等小王爺的琉璃鋪開了,我肯定是還要過來的。昨天,小王爺不是說,店鋪差不多就在中秋前後開張嗎,要是日子離得近,咱們還是可以一塊過中秋的。”
蘇詩語也笑著說道:“琉璃鋪開了,我也是要過來挑選幾套的,別的不說,琉璃瓦和流離窗是一定要裝上的,這樣在書房看書的時候,就不會覺得光線不足了。”
稻花:“那好,我可就等著你們了,提前備好月餅和桂花酒。”
董元瑤來了興致,笑道:“好啊,到時候咱們一邊賞月,一邊痛飲,來個不醉不歸。”
蘇詩語也笑了,眼中多了些期待之色。
這兩天和怡一、元瑤這兩個愛玩愛鬧、愛說愛笑的人呆在一起,她感覺她的性子也活泛了一些。
祖父常說,情緒是可以感染人的,這話還真不錯。
看著兩人燦爛明媚的笑容,她自己也忍不住想笑,心情也變得明快了許多。
旁邊,董夫人和李夫人說完了話,聽到三個姑娘的約定,都有些失笑。
“還不醉不歸,這丫頭的口氣是越來越大了。”
“也就這兩三年能恣意了,隨他們去吧。”
“那麼我們這就回了,你們也回吧。”
送走董元瑤和蘇詩語沒幾天,稻花和顏老太太就去了桃花村,兩人一是去看看秋收,一是去給古婆婆和古堅送中秋節禮。
“婆婆、師父,這是我特意給您二位做的月餅,你們嚐嚐。”
稻花將月餅一樣一樣的擺放在桌上。
古婆婆看著各式各樣、顏色不一的月餅,一臉燦笑:“怎麼這麼多種類?”
顏老太太笑道:“這丫頭就喜歡瞎折騰,搞些花裡胡哨的花樣來。”
古婆婆拿起一塊豬頭月餅,笑了笑:“我看呀,這是心靈手巧,讓別人做,別人還做不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