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阿斗> 第五卷 天下大勢 第三章 司馬懿的小算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卷 天下大勢 第三章 司馬懿的小算盤 (2 / 5)

“這幾萬人是去收復金城的,領兵的主將原本是這天水城中的一個小吏,名叫姜維。”

“姜維?是什麼人?沒聽說過。”

“這個姜維是天水人士,今天不過二十冒頭,他父親當年跟羌人作戰戰死了,而姜維是天水城中的功曹,與馬遵、尹賞等人交好。不過這姜維武藝不錯,在這天水城中無人能敵。”

“二十歲?挺年輕嘛……”鄧艾笑了笑:“一個黃口孺子,不足為懼。稍微留意一下就是了。老吳,你去給我準備準備,我要先去一趟姑臧。”

鄧艾並不知道,當姜維這個名字出現在自己眼前時,兩人之間宿命的戰鬥也就開始了。

……

潼關。

司馬懿領兵三萬,來到了潼關。而一同而來的還有魏國的大將朱靈、牛金,以及張遼的兒子張虎,樂進的兒子樂綝和陳群的兒子陳泰。

遠在許都的曹丕也認為此時雍州境內災民遍地,正是奪回雍州的好時機,於是便將司馬懿派到了前線的潼關,協助曹真奪回雍州。

曹真知道,在臨陣指揮上,自己比司馬懿毫不遜色,但是在謀略上,自己遠不如司馬懿。所以當司馬懿來到潼關以後,曹真立刻問計司馬懿,該如何奪回雍州。

司馬懿來之前早已經想好了對敵之策,就是曹真不問自己,司馬懿自己也會主動向曹真提出的。

司馬懿緩緩的伸出了兩支手指,開口說道:“都督,我有緩急兩策,供都督選擇。”

“仲達先說說緩策吧。”

“都督,胡人在雍州肆虐了近一年之久,再加上一場洪水,今年雍州境內必然是顆粒無收。雍州的存糧不足以供雍州災民使用,所以劉禪會從巴蜀和漢中運糧至雍州。巴蜀與漢中雖是產糧重地,但是若是再供給雍州的消耗,糧草也是十分緊張。都督可領大軍前往長安,牽制蜀軍主力,而後以輕騎入北地,跨涇河,襲擾安定、石城等地,使渭水以北之地百姓無法耕種,逼迫劉禪繼續從益州運糧供給雍州之民。如此一來,蜀軍糧食每年盡,蜀軍無糧,則無力擴軍備戰,而我們則可以憑中原之地休養生息,積蓄力量,此消彼長之下,不出五年,我軍便可以以優勢之兵力進攻雍州,十年內,雍州可橫掃雍州!”

雍州闊野千里,但是真正的良田主要還是集中在渭水兩岸與涇河兩岸。渭水南岸距離秦嶺太近了,耕地面積有限,雍州最主要的耕地還是集中在渭水北岸的。更重要的是鄭國渠便是引的涇河河水,而整個鄭國渠可以灌溉整整四萬餘傾的農田,可以說鄭國渠所灌溉的這四萬餘傾農田才是八百里秦川的產糧重地。

司馬懿的計策便是拖住長安的蜀軍主力,而後派輕騎襲擾這四萬餘傾的良田,使雍州百姓無法對這四萬餘傾的良田進行耕種,也就斷了雍州部分的糧食產糧,逼迫劉禪從巴蜀運糧供給雍州。

招兵買馬擴充軍力乃至行軍打仗都需要錢糧。錢可以用來購置兵器鎧甲,而糧食則是軍隊使用。蜀地產鐵,所以不缺兵器鎧甲,但是糧食卻需要一年年的來種植。一旦巴蜀的糧食供給雍州使用,蜀軍勢必難以存下多餘的糧草,也就難以繼續擴充軍力,百姓無糧,人口數量就上不來,便也無法提供兵源。而魏國則可以利用中原富饒之地慢慢的囤積糧草,擴充軍力。根據司馬懿的預測,若是曹真用此計,此消彼長下,五年內,魏軍的數量會佔據優勢,而十年內,魏軍的兵力便可以橫掃雍州。

曹真聽了以後認真的思考了一下,開口說道:“仲達,你此計雖好,但是需要十年的時間,太久了。你還是說說那快一點的計策吧。”

司馬懿早就料到了曹真不會用這個計謀,當初在許都的時候,司馬懿跟曹丕提出這個計策的時候,也被曹丕給一口否決了,對於一般人來說,十年的時間太長了。

司馬懿緩緩的開口說道:“快一些的計策也有,張既大人在長安經營多年,與長安世家頗有交情,如今劉禪雖得長安,但是難以使長安人心歸附,都督只需派一員大將前往長安,與長安世家聯絡,待到我大軍殺到,裡應外合,或許一戰便可以取長安!”

曹真點了點頭:“這個計策不錯,不過單單如此還不夠。那龐統在長安城西面佈置了數十里的災民大營,我們還要派人前往那災民大營,策反災民一起起事,給蜀軍制造混亂。”

司馬懿聽了以後微微一皺眉頭,司馬懿並贊同曹真策反災民的計策,雖然災民有幾十萬,一旦亂起來蜀軍要花費很大的功夫才能控制局面,但是災民人多嘴雜,一群烏合之眾,很容易暴露訊息,若是被蜀軍提前知道有所防備,反而不好。

司馬懿剛要提醒曹真,就在要開口的那一剎那,司馬懿腦中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年念頭,使得司馬懿硬生生的將話又咽了下去。

不過司馬懿的動作卻被曹真捕捉住,曹真開口問道:“仲達,看你欲言又止的樣子,可是有話要說?”

司馬懿面不改色的說道:“敢問都督準備派何人前往長安城內作為內應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