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大帝出自佛門,本人出自道門。風馬牛而不相及的兩個道統,因意氣相投,彼此惺惺相惜,遂在手札中收穫頗豐。
好似有些自嘲,流浪道人又小字在旁邊記載:“與大帝相提並論,的確有些盲目自大。但是在大帝手札中,感受得到行者大帝的隨心所欲,所以才敢如此大不敬。
大帝喜好行走星空,吾亦追隨大帝腳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行者入道,雖然佛道殊途,但是天道同歸。
道心向善,方被天道認可。道心堅韌,方可逆流而上。行萬里路,做萬里善,完善道心。行萬里路,厲萬千劫,穩固道心。
即使天道崩塌,善心不可變,天道昭昭終會反哺。即使道基破碎,道心不可變,心之恆,持之久,大道終可其。
吾喜好遊歷,以大帝手札為地圖,追隨大帝的路前行。遙望神禁地,遠觀絕命谷,行宇宙邊荒,仰天空之城。一路行,一路看,一路為。
看到這裡,木子像是看到了一扇門“即使道基破碎,道心不可變,心之恆,持之久,大道終可期。” 這句話久久在心湖迴盪。
二人繼續觀閱,簡介最後,提到這位流浪道人。因與銀甲翼龍族仙逝的族長有交情,成聖後不忘初心,所以來到該族拜訪一下。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麼幫助能夠給予。
此行正遇蔚藍星大難,星球流血赤地千里。銀甲翼龍族參與其中,傷亡大半,幾乎斷掉傳承。
老道不忍,又見不慣星空劊子手,如此殺劫該遭天譴。便留於此地,護一方平安。
魂族大聖,魂不生來襲。老道一普通聖人,無力與其對決。悄然離去,有違行者心,違背行者道。
觀大帝手札尋求答案。行者大帝有言云:“人生路,坎坷途。不長生,只遠行。是非鑑,心為鏡。枉他言,己無愧。“
十八個字道盡大帝堅定道心,十八個字老道尋出想要的答案。明知必死,仍要護一方周全。
當後世人看到這份筆記時,恐怕老道已經塵歸塵土歸土。老道一把年紀,天命將至,死不足惜。可憐銀甲翼龍族,在聖人大戰餘威下,從此會傳承終斷。
可嘆銀甲翼龍族,明知必死,全族一心不退半步。
簡介到這裡就結束了,從中可以看出,銀甲翼龍族是在蔚藍星大難之際,挺身而出的真性情種族。但是沒能逃過命運的輪盤,在聖人大戰下全族覆滅。即可悲,又可嘆。
簡介後面是行者大帝的部分修煉心得。沒有任何功法和寶術,所陳述的是行者大帝走過的路,行過的橋。以及大帝對各個修煉節點的見解,當中包括馭空境界和大羅境界,以及賢者境界。
大帝是皇者境界,自身便代表著絕巔。他們的路,他們的道,是站在絕巔後回望。以高姿態高境界,推演彌補修行路上的缺陷。
雖是殘篇,卻價值連城。比之長生功法頂級寶術不遑多讓,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觀看這樣的手札,短時間看不出修為境界的提升,戰力也同樣不會有所改變。可是在未來漫長的修行路上,會少走很多彎路,少犯許多錯誤。
哪怕是一個境界的見解,便可以讓修士在自身的瓶頸中再進一步。價值太過珍惜,木子和晚兒很快便沉入其中。
這一看,整整五日悄然過去。·以木子和晚兒這等修士的神魂,五日間只能勉強記住其中的內容。至於理解,則完全談不上。
這就像是木子和晚兒身處大山中描繪山峰,而大帝站在更高的山頂,俯視這座大山,去描繪這座大山大的全貌。
一隅之地和一域之地的差距。想理解透其中內容,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翻到最後一夜,紙張泛黃,材質和前面銀色想比,相差甚遠。寥寥草草的幾個字跡。應該是流浪道人急於去大戰,突然想起什麼,匆忙中加入的一頁。
“吾此行若是不回,必然是在大戰中隕落。後面臥室中有一玉床,乃是純粹的元力所化。老道以特俗手段凝聚成型,修士可以直接吸收利用。”
後面的字型由黑色變成紅色,像是血書,血跡未曾乾涸,絲絲道則若隱若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