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他冉路的都知道這位出身不凡的冉家主脈子弟有兩大嗜好。
一是喝酒,二是交友。
人分三六九等,器物都還分個其中好賴,他冉路的酒也有區別。
一是放在腰間儲物袋中的那些山上佳釀,二便是識海空間裡面的那些山上佳釀。
兩種佳釀卻是完全不同。
不是區別於佳釀本身,而是對於佳釀的那種態度。
也許腰間儲物袋之中的佳釀還要貴重於三分識海儲物之中的山上佳釀,但絕非是最得他冉路喜歡二字。
識海空間之中的山上佳釀都是他冉路飲過之後覺得是尤為不錯的那種,最後放在了識海空間之中,算是他冉路最為常喝的那種。
能喝到他冉路識海空間酒水的那種朋友,不多,甚至於也只有屈指可數的那麼幾個,恰巧不巧,對面那個扣扣搜搜的武修漢子就是其中一個,位置不低的那麼一個。
他冉路的朋友更是有大區別,交朋友不看修為不看出生,只看自己的眼緣如何,在極早極早之前,他冉路這位冉家嫡脈大公子曾經有句在這中州大小山頭之上有著一句流傳極為廣泛的言語,那就是他冉路交朋友重來都不看修為背景,背景拼背景,整個中州有幾個是比他中州冉家身份更為顯赫的?論在同輩之中,修為天賦比他冉路高的,更是屈指可數之中的屈指可數了,畢竟他冉路可是和那玄天宗六大主脈之中震坤一脈的慕家子弟慕容玉能夠相較而列的山上人物。
不說將來成就有多高,高到了什麼般的地步,總歸一個山巔境的是跑不掉。
所以他冉路當初那句尤為脫顯狂妄的山上言語若是細細回味,站在了他冉路本人的角度上,半丁點的不狂妄,甚至於只不過是以別人眼眸中的狂妄訴說而出自己的平淡言語罷了。
他冉路朋友分為三種,能一塊常懷聊天的,不一定是多麼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山上經歷,哪怕只是尋常的凡凡小事都行。
第二種便是能喝他冉路腰間儲物袋之中酒水的那種朋友,這種朋友其實都是能讓他冉路稱上一句朋友之人,自然而然還有那第三種,便就是能與他冉路在一張桌子之上一塊喝酒的人,他冉路能拿出自己識海空間之中他冉路覺得不錯的酒水給對方,同樣也能喝上對方他冉路可能是從來也看不上的酒水。
畢竟按照他冉路自己的那番言語就是這酒中滋味卻是往往不在這酒水之中。
就像是他冉路認為的那第三種朋友好像也不僅僅就只是限制在了朋友二字之上。
詹言沒看酒水,畢竟自己一會就能喝的上,不著急,反而把眸光打量在了那極好看肯定不便宜的酒器之上。
酒器不大,所以倒完之後還猶有些許的空隙,冉路頭也不抬道:“這你就不要想了,就算是給了你你會不會用一說,用不用的起還是另一說。”
也只有在詹言這個朋友面前,他冉路才會說出這番絕對是實話的實話言語。
詹言輕嘆一聲,到底是大戶人家出生,他這個山澤野修可是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