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酒桌上的文化博大精深,恐怕還真沒什麼人敢說自己能精通酒桌上的文化。酒桌上,能成事兒,也能敗事兒,裡面的道道多了去了。這也是為何現在那麼多人已經喝到肝臟心脾都有毛病,還要咬牙硬喝的緣故。
要說到酒桌文化那肯定是要提一提華夏的酒文化,酒文化深入華夏人血脈深處可都是上千年的事情了,詩經裡面酒被賦予了禮儀社交休閒等各種含義,體現了特定的宗法秩序以及人倫關係呢。
說的簡單直白一點,那就是,如果兩方人有不一樣的想法和意思,那就上桌上喝喝,誰喝的過誰,那這事兒就聽誰的。很多歷史的真像電視裡和電影裡面可不會演繹那麼清楚。
近幾天媚娘傳奇熱播,剪掉了脖子以下的鏡頭,咱就說說那唐代,唐代的宴會一般從上午開始,一直持續到黃昏,喝個七、八個小時那太正常不過了。
有人或許歷史知識豐富一些,說古代的酒那度數低,就等於現代的啤酒度數。這一點大家都承認,可讓你一大早就開始喝啤酒,一直喝到晚上,你能行嗎?
但比起清朝,唐代這都不叫喝!清朝時期,很多公家買單的宴會甚至持續三、五天,這真不是瞎掰,是一正黃旗哥們兒那年已過百的祖爺爺說的。當然這些並不只是當時人們的社交活動,也是一種政治活動。
現在很多人估計已經想明白華夏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勸酒了,你一頓飯要吃三、五天,雖然有歌舞表演,那你也能看膩了,畢竟當時歌舞表演沒現在電視劇上演的似的,穿的那麼美。
所以酒是很大的一個支撐,一頓飯吃這麼長時間,話題必然枯竭,幹喝也無趣,於是聰明的華夏人便發明了各式各樣的勸酒技巧。
什麼屁股一抬,喝了重來!什麼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什麼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我給領導到杯酒,領導不喝嫌我醜!什麼寧可胃上爛個洞,不叫感情裂條縫!
也有挑釁的,比如男人不喝酒活的象條狗,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之類的話。
當然也少不了有心機的女下屬,能一邊和領導碰杯子,一邊說出經典的臺詞:領導在上我在下,您說來幾下來幾下。
好在現在是社會主義社會了,真有不能喝的,最多被人鄙視鄙視。要知道,仍在三國魏晉時期,你不喝酒?那是什麼下場,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張飛下屬曹豹不會喝酒,張飛大怒,要打他一百軍棍。眾人求情,張飛才抽他五十鞭子了事。
曹操更狠,他在前面敬酒,典韋拿著大斧子緊隨其後。曹操向誰敬酒,典韋就拿著斧子向誰行禮。你敢不喝?不喝就砍了你。
現在有些講究江湖道義的社會人,那也都喜歡拿喝酒說事兒,你不喝也是會得罪人的。
徐雲安排李副局的這頓飯,說是接風洗塵,實際上就是逗逗這位大領導,作為這麼大一個領導,說不會喝酒那絕對是虛的。甭說天天酒場練習了,就算是燻也能燻出來吧。
但就算是再能喝的人,也是會傷身子的,這一點誰都逃不掉。
但是像徐雲這種已經突破極限做過酒精免疫訓練的人,那就不一樣了,真的對他沒任何影響,酒精會強迫性的被身體的毛孔排除。
徐雲安排好酒局兒之後,直接讓林歌招呼著李副局和趙皮特就一同前往了,今兒個就好好在酒桌上跟他們喝點,試試他們到底有多大點量。喝多了的人,好忽悠,也比正常人更容易犯二,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因為徐雲的總助是佐媚煙安排的人,所以佐媚煙自然是第一時間便得知了這件事情,看來她猜測得不錯,這李副局還真有點鬼主意,就是想要殺徐雲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徐雲的表現還真沒讓佐媚煙失望,能在第一時間把人給拉到酒桌上,也算是反應夠快,夠聰明的了。
“徐雲一個人能應付嗎。需不需要我們幫忙?”阮清霜道:“不然,我們還是去看一下吧,如果他一個人應付不來,那我們兩個就幫他一起應對。”
“不,這事情就應該讓他自己試著解決。”佐媚煙道:“我想,說不定徐雲或許比我們處理的更好呢。”
“你真不怕他搞砸?”阮清霜哭笑不得,“若不是他把趙皮特給得罪了,李副局也不至於來找我們的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