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上午的那個大禮堂。
座談會下午的議題有兩個。
一是圍繞幫扶落後地區的發展,為脫貧攻堅事業添磚加瓦。
二是頒發技術突破獎、技術創新獎、行業新銳企業獎。
主持會議的人,依舊是水產協會會長董百誠。
上臺之後的董百誠沒有拖拖拉拉,講了十幾分鍾程式套話之後,就進入了主題:“今年省裡給我們水產協會的任務,是重點幫扶贛南地區,大家暢所欲言,發表一下意見。”
臺上不少老總也陸陸續續建言獻策。
不過這件事和江淼關係不大,因為鰻魚養殖的整體成本比較高,贛南地區又不是傳統鰻魚養殖區域,當地也沒有食用鰻魚的飲食習慣。
因此就算是讓海陸豐公司出面幫扶,他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當然,近幾年贛北地區確實出現了不少養殖戶在養殖鰻魚,主要是贛北地區的水質比較好,有利於養殖高品質的鰻魚。
但是贛南地區並沒有這個基礎。
要在毫無基礎的情況下,讓貧困戶養殖鰻魚,這個投入成本太高了,而且風險非常大。
因此江淼可不敢隨便開口承諾。
這種高風險的養殖產業,不適合作為幫扶貧困戶的產業。
搞不好,反而會引火燒身。
一旁的胡飛研究員,也小聲提醒道:“江總,你們公司的鰻魚苗可不適合用於幫扶貧困戶。”
“我知道,這種高成本、高風險的產業,確實不適合。”
“江總明白就好。”胡飛微微點了點頭,他就害怕江淼年輕氣盛,去贛南搞鰻魚養殖的幫扶。
過了一會,胡飛研究員又小聲問道:“江總,想好了獲獎感言了嗎?”
“想好了。”江淼笑著回道。
其實海陸豐公司獲獎的事情,水產協會在今天上午就告訴了他,畢竟需要上臺發表獲獎感言,肯定會提前告知獲獎企業的。
海陸豐公司一共獲得了兩個獎,分別是技術突破獎和行業新銳企業獎。
技術突破獎自然是因為鰻魚人工繁殖技術。
而行業新銳企業獎,這方面主要考慮企業的成立時間、地區影響力、營收狀況和員工規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