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手忙腳亂的老方,放下注水管,停下來稍微回憶了一下,關於下一步的操作流程。
從二樓內部的儲料室內,拿出五桶營養粉料,每一桶都是標準的20公斤,這些粉料由幹牛糞、秸稈、大豆染料木黃酮、菌種和一些輔助發酵的微量元素組成,相當於預製營養料,可以直接新增到電池箱中。
隨著五桶粉料被倒入電池箱中,老方拿起攪拌玻璃鋼棒子,快速攪拌了一會,電池箱內的水和粉料快速融合,變成濃稠的“咖哩醬”狀態。
由於經過了乾燥和粉碎,這些牛糞溶液並沒有發出臭味。
其實有臭味也無關緊要,因為這個房間的通風系統是有除味過濾裝置的,可以有效減少臭味。
更何況牛糞本來就不太臭,至少比起豬糞好太多了。
“很好,老方,你以後都要按這個流程來操作。”
老方滿頭大汗:“楊隊長,這防護服和頭盔可以不穿戴嗎?”
“不行,這些電池液裡面有革蘭氏菌,有可能存在感染風險,絕對不允許無防護操作,而且你每一次進出都要進行消毒。”
“這麼麻煩…”老方有些無奈。
“別拿自己的身體健康開玩笑,如果被安全員發現,你應該知道後果的?”楊凌宇嚴肅臉,用極其低沉地聲音恐嚇道。
“呃…我知道了。”老方訕笑著點了點頭。
用了三個多小時,眾人合力將150個電池箱都注入了微生物電池液。
150個電池箱,分佈在5個房間內,每一個房間30個電池箱,為了方便調控,這裡是使用氣溫和光照度來調節發電功率。
控制系統已經提前設定好了程式,需要發電多少,系統會自動透過光照度、室內氣溫,讓發電菌進入高效期、中效期、低效期、停歇期、爆發期。
150個電池箱的初期電池液有機物濃度是不一樣的,這是為了方便進入迴圈平均兩天半,就要給一兩個電池箱更換電池液,要時刻保持整個供電系統,至少有140個電池箱可以正常供電。
這個發電室,每年如果滿負荷執行,發電32萬度,每天最大發電量876度,而且可調節性非常強,發電功率可以從0千瓦時到36.5千瓦之間,平滑切換。
該發電室的發電功率,也是專門給羊城倉儲中心設計的,可以維持倉儲中心、倉儲超市、辦公樓、員工宿舍、停車場充電樁的全部負荷。
至於電池液的粉料,自然是由總部那邊生產,然後統一配送過來,羊城倉儲中心平均每天才消耗40公斤左右的電池液粉料,就可以維持這個面積60畝的倉儲中心,外帶一棟50個房間的自建房。
楊凌宇一行人在這裡又待了兩天,直到整個系統正常發電。
羊城倉儲中心也用上了自己的電力,這每年至少給整個倉儲中心節約了30萬度電外購成本。
雖然初期建設這個系統,需要費48~55萬的成本,但這個成本只需要兩年左右,差不多就可以賺回來,這一套系統設計的使用壽命為30年,平攤到每一年,就是每年1.6~1.83萬的裝置折舊費,加上維護、粉料、水、更換一部分零部件,平均每年的綜合執行成本為3萬元左右。
即一度電0.1元的成本。
至於電工老方的人力成本,他其實不能完全算發電室的人力,因為在發電室沒有建設之前,倉儲中心就需要一個電工常駐,現在不過是充分利用一下勞動力而已。
要不是微生物燃料電池體積太大,加上需要各種配套設施,這東西的應用範圍肯定不止固定發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