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印表機吐出了一張張資料。
趙靈兒拿著資料。輕鬆的走出門。隨意的看著兩旁的商店。最後選擇了一家便利店。買了膠水。塑膠紙殼。藍色綬帶。別針……等等小物品。
最後她帶著這些東西。左右看看無人。便鑽進了一家小巷子。出了這小巷子。便是一棟老式的居民樓。那位“黃安寶”就住在這片區域裡。
在走向居民樓的短暫時間裡。趙靈兒手指靈活的使用著手頭的工具。彩色的帶有她頭像照片的紙張。膠水黏好兩層硬皮塑膠殼。藍色帶子和曲別針再組合到一起……等她走到居民樓前的時候。一張嶄新的“華社記者證”出現在了手裡。
趙靈兒放下了扎著辮子的頭髮。又摸出一副眼鏡戴上。瞬間就成熟了不少。然後掛上這記者證。她敲響了301室的門。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大爺應聲開了門。疑惑的看著她:“孩子。你找誰啊。”
趙靈兒拿起記者證:“黃大爺你好。我是華社的記者。我叫趙倩芸。您可以稱呼我小趙。”
黃大爺急忙戴上老花鏡。認真的看著記者證。當然。雖然這是趙靈兒手工山寨的證件。但上面的編號和資料都是真實的。連這個趙倩芸的偽裝身份。都是華社真正的記者。趙靈兒只是藉助了她的身份而已。
“趙記者。您請進。”黃大爺急忙開啟門。屋裡一陣濃香傳來。
“好香啊。大爺。這好像是紅燒肉的味兒。”趙靈兒說著幹練的走進來。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完全不是那個精靈古怪的樣子。更像是一位見過大場面的華社記者了。
黃大爺挑起大拇指:“不愧是記者啊。這是我祖傳的秘方。現在的那些特級廚師都做不出這個味來。”
趙靈兒職業的一笑:“是了。怪不得梁老的回憶錄裡。老是在懷念當初建設長征火箭時吃過的紅燒肉了。”
黃大爺抬頭認真的想了一下。一拍大腿:“對。梁博士。我們都叫他神運算元。那人有大本事。就是喜歡吃肉。每次算完資料後。都喊著讓我給他做碗紅燒肉吃。”
趙靈兒拿出一個錄音筆。有模有樣的按開:“大爺。這次我們策劃了一個紀念兩彈一星的專題。就是為了這個採訪您的。既然提到了梁老。那咱們就從這個話題說起吧。”
……
趙靈兒走進黃大爺家裡時。李少陽剛從第二位航空專家那裡走出來。
他拿出筆。將紙上七位專家中的頭兩位劃去。叫了輛車。直奔第三位專家……然後是第四位。第五位……
結果都是遺憾的。這些還建在的專家們。沒有一個聽說過“黃安寶”這個名字。
等李少陽找到第七位專家的時候。老先生皺眉道:“沒有這個人。沒有印象。不過當時參加衛星發射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而且當時的保密措施是總理親自制定。幾位老帥聯合監督的。所以我們彼此只知道代號。”
李少陽急忙道:“是的。我是查閱了封存的資料。才知道你們幾位的名字。就是想試一下。”
老先生搖頭:“那我真的幫不上忙了。”
李少陽只能起身告辭。走到門口的時候忽然停住了:“老先生。當時你熟悉的人裡。有沒有一位擅長雕塑的。例如雕塑火箭模型什麼的。”
老先生聽到這裡衝口而出:“老梁。當時負責點火資料的同志。非常了不起的一個人。當年他是純粹用紙筆和算盤。完成了西方國家用計算機都為完成的資料運算。我們那時候都叫他神運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