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幻夢求道> 第八十七章 波雲詭秘,暗流洶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七章 波雲詭秘,暗流洶湧 (2 / 3)

然而趙三多萬萬沒想到,官兵如匪,竟然藉機欺壓劫掠百姓。

於是趙三多不得不組織拳眾展開反擊,一時間和朝廷大軍在各處開始了拉鋸。

………………

就在趙三多頭疼於朝廷大軍的鎮壓和假冒義和拳行事的勢力的時候,山東又一任新的巡撫也在頭疼這兩件事。

毓賢乃是這兩年來第三任山東巡撫了。

按說,一省巡撫乃是朝廷封疆大吏,等閒不應該如此頻繁的換來換去,但是奈何山東這地方不太平啊!

自曹州教案中兩個德國傳教士被殺,德國藉此侵佔疆土起,山東就沒有太平過。當時為了平息洋人的怒火,時任山東巡撫的李秉衡被朝廷問責,革職,永不錄用。

接著又一任山東巡撫張汝梅上任,沒多久,就發生了義和拳起義。

對於義和拳的滅洋運動,當時的張汝梅並不覺得是壞事,反而覺得是好事,於是上書朝廷曰:

“義和拳只仇殺洋人和奉教之人,並不傷害良民,看來甚是仗義。且連日來,各地自發聚集的拳眾不下數萬,士農工商都有之,如是俱剿之,恐大傷朝廷元氣,損傷國力,實則只要朝廷下旨,編練義和拳成民團,似是大有可用。”

然而朝廷不管,把義和拳定為拳匪,直接派了大軍彈壓。

義和拳當時並沒有跟朝廷大軍對抗,反而自行散去,直到因為大軍軍紀散漫,欺壓良善,義和拳才奮起反抗。

這時張汝梅又向朝廷稟報道:

“拳匪既焚堂毀路,亟派練軍彈壓乃是應有。乃軍隊所至,漫無紀律,戕虐良民,而拳匪專持仇教之說,不擾鄉里,以致百姓皆畏兵而愛匪,匪勢由此大熾,匪黨亦愈聚愈多。”

雖然言語中以朝廷定性的拳匪來稱呼義和拳,但是還是說明了軍隊的行事和義和拳所受的愛戴。

更是又替義和拳求情,請求朝廷把義和拳納入編制,自此“拳匪自平矣”

朝廷大怒,以剿匪不利為名,又撤了張汝梅的山東巡撫之職,這才派了毓賢為山東巡撫,前來主持剿匪事宜。

看上去,毓賢只要專心剿匪,就能安坐巡撫的位置,甚至立下大功。

然而毓賢知道,實際情況要複雜的多。

毓賢身為漢人出身,卻能身居高位,自然有他的一套本事。別的不敢說,揣摩上意,察覺形勢方面的敏感程度,毓賢可是十分了得。

毓賢其實知道,對於義和拳這種自發滅洋,不需要朝廷發一分錢糧餉的勢力,其實朝廷是樂見其成的。

更關鍵的是,義和拳此次的滅洋運動中,其實殺了不少洋人,但是洋人卻並沒有趁機進一步侵佔清朝的領土。

這也讓朝廷看到了洋人雖然厲害,但是遠渡重洋而來,兵力並沒有太多,現在侵佔的土地一時半會洋人都消化不完,想要更進一步實則有心無力的事實,讓朝廷對於掃除洋人這樣的心頭大患信心猛增。

然而義和拳在這個關口提出扶清的口號,那可就十分的耐人尋味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