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娛樂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悽悽慘慘。尤其是四月下旬以來,沒晝沒夜的大雨噼裡啪啦砸下來,壓盡浮躁,卻又叫人心情都跟著陰沉起來,這種天氣只能困鎖在家中,茶餘飯後的閒談會都組織不起來。
上層大佬樂得清淨,坐堂都不如尋常那麼積極,這種天氣上頭一般也不怎麼派人下來的。當然底層掙扎求活的普通百姓,倒是比往常還要忙碌許多。比方說城外的菜農,因為大雨的緣故,各家深宅大院負責採買食物的管家都不願意出門,他們臨時就有了“送貨上門”的活計,菜場到這些富貴門戶的這段距離,可是能多掙十個大錢的。
陳府也有專門的菜農負責送貨,只是與旁家不同,陳家都是由城外的莊子送過來,送一趟掙得倒是掙得不多。陳跡在對莊子進行一場比較徹底的清理後,如今投在陳家名下的“家奴”已經清退得差不多,轉而僱了不少的“應季短工”,再有各家佃戶交的租子也減了一成,加之陳跡與莊上定了許多細緻規矩,叫人都有了盼頭,做起活來都要上心了很多。因而往陳家這邊送菜的莊戶感念“恩德”倒都不會有什麼怨言。
而且在不長的一段時間內,城外莊子已經變了許多。所有的田地都根據肥力、種植條件等等方面的綜合考量做了細緻劃分,如今在種水稻外,已經有了蔬菜區,果林區。而且在陳跡的親自過問下,挑選了莊上的莊稼老把式負責具體的管理,而很多新的種植管理理念也被陳跡寫成小冊子,莊上的管事的人都人手一份。
在此之外,陳跡還將莊子附近的幾座小炭廠買下來,天放晴的時候就領著一夥人燒炭,明明眼下還不是燒炭的時候,平白扔了好些錢進去。
同時,莊子周圍的田地,陳跡私下裡也著人做了調查,最後得出的結論倒是好壞參半。好的是整座莊子周邊千餘畝的土地、幾個村子基本都是青州達官貴人的私產,有點後世富豪聚集區的意味。壞的則是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陳跡想要將別的土地入手就不是件容易餓事情了。因此在做了一個情況調查後,拿著小本子的他開始著手遊說人家參加“共同發財計劃”。
藉著那份暫且命名為“青州七日要聞”的報紙,陳跡也得以瞭解到很多花邊新聞、恩怨情仇,這些也被他用作談判的籌碼。當然暫時手上條件有限,他倒也不敢真就冒天下之大不韙,亂來一氣。暫時只是選擇了比較熟悉的幾家,比方說朱成虎、楊景冰之流。
作為新興事物,青州七日要聞一度成了大昭二十三年上半年最吸引人球的東西,而且陳跡在發行前做了很充分的預設,諸如“青州第一家”、“青州府衙特許刊物”、“益都青少年創新型書局”的“口號背景”,而且第一期基本是以一種贈送的方式,尋常百姓打著“反正是免費的,上茅廁也用的到”的想法,一時搶購一空。
至於其他層級上的人,陳跡也為他們專門設計了相應的“需求”。諸如面對生員就設定了“精選時文制藝板塊”,提供投稿渠道,並在投稿下方設有評點區;面對各級官員,則設計了權威板塊“時勢要聞”,以及趣味板塊“大佬的一天”,前者評點當下局勢、大佬的施政理念種種,給某些人提供站隊的佐證,後者則給想要了解大佬愛好的後進者們提供渠道……同期也開始對青州所有人開放了“廣告”業務。
因而在將近一個半月的時間裡,陳跡除了沒有好好唸書,真是做了很多事情了。與宋清明等人合作成了“致知書局”發行“青州七日要聞”,而且在有了一定市場基數後,陳跡必然將會對報紙的方方面面進行改版,說不得還要弄出幾個副刊來,當然這就得看市場怎麼回應了。另外書局名下也在積極尋求和青州各方大佬合作,旨在發行一套針對各級考試的“教輔資料”,如果勢頭強勁,說不得還會成立學堂……
秉持著文體不分家的理念,陳跡同時還組建了一支蹴鞠隊,暫時冠名為“致知書局”。又將莊子上的所有業務歸納,成立了“大富樂農耕體驗園”,雖然已經立了“耕種部”、“文創與旅遊部”、“銷售部”、“發展計劃部”等等各種新奇怪異的機構,但到底還是個空殼子。參與事件的所有人都認為這僅僅是陳跡想要給“致知書局”球隊找對手湊出來的東西。不過不得不說,這個“大富樂農耕體驗園”是陳跡手下最龐大的機構了。
而後,陳跡又在莊子周圍租用了朱成虎家的田地,修了一個巨大的廣場,以此作為兩隻球隊的訓練場地。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他還親自上門同朱成虎的老爹拼了一晚上的酒,真正是站著進去梗著出來的。結果就是得知自家土地給兒子禍禍了的朱千戶爽快的答應了陳跡的租用,稱兄道弟到了硬逼著朱成虎喊陳跡叔的地步。
朱成虎鬱悶不得,卻又腹誹不已。就是他這種“將門弟子”都不是一點半點的嫌棄那個自詡“讀書人”的陳大公子……
不論如何,到了五月裡,檯面上的事情,姑且並是這些了,架起一個龐大的空殼後,陳跡每天做的只是絞盡腦汁死皮賴臉的磨著城中各大錢莊等等看著會有錢的行當,拉贊助填補自己做起來的“吞寶舟”。
——
陳府,後院正房院,有一座陳修潔起名為“韻”的小亭子,眼下林韻宜差人叫了西廂的小染過來,聽著關於她彙報陳跡近來的光輝事蹟,偶爾有不確信處方才打斷追問幾句,倒是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待得小染將所有的事情都說的七七八八,林韻宜點點頭,肅然道:“你跟在少爺身邊最久,你覺著自從正月裡醒過來,少爺跟以前有什麼不一樣呢?”
小染愣了愣道:“少爺……不像以前那麼貪玩了。”
林韻宜笑了笑,自己問這個問題確實有些為難小丫頭了,還是留待陳修潔回來後再做處置,當下轉了個話題了,“再沒幾天,跡哥兒就十八歲了,這事還是得張羅一下,老夫人那邊也需要熱鬧熱鬧……”
小染點點頭,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