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嬈沒有跟說書人爭執。
“你講的故事很美好,好到讓我覺得有點不真實,所以才會有感而發,說一些自己的觀點,多有冒犯,還請見諒。”
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觀點和看法的權利,但是, 發表自己觀點和看法的前提是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她剛才只是跟自己人隨口吐槽一下, 並未想到會被講故事的當事人聽了去,當事人聽完她的話, 生氣也可以理解。
不過,看這個說書人的神色,便知道剛才講的故事,應該就是眼前的說書人自己寫的,因此才會受不了別人的批評。
擔心說書人不消氣,便繼續說道,“你講的故事很美好,很理想,多聽一些美好的故事,人的心情也會好一些。”
有時候知道現實,卻不一定要寫出來。
藝術不就是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嗎?
不是每個話本,都要去披露現實,現實已經夠殘酷了,在話本里得到一些圓滿有什麼不好呢?
“我剛才說的只是一種不好的可能,還有另外一種美好的可能,便是故事裡的書生和大小姐真的幸福美滿的生活了一輩子。”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原本聽完顧嬈的話,怒上心頭的說書人,此時聽完顧嬈的解釋,心中的氣消了大半。
同時也猜到她為什麼會那麼想。
“你的顧慮沒有錯,很多男人都很薄倖,但是,我相信他是個負責且有能力的人,就算現在落魄一時,也遲早一天會飛黃騰達。”
“故事裡女子的選擇,也不是一時的衝動,更不是隻為自己的愛,就辜負自己家人多年的栽培。”
“她也有自己的苦衷。”
“若不是迫不得已,她也不會做出那麼大膽的事情。”
顧嬈眉梢一挑。
“什麼苦衷?”
說書人猶猶豫豫,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跟一個陌生人說這些。
顧嬈無奈道,“從你寫的這個故事裡,我沒有看出女子有什麼苦衷,所以才會覺得她自私,既然她有苦衷,你為什麼不寫出來呢?”
“你不寫出來,還不讓人誤會,好不講道理。”
說書人皺著眉頭解釋道,“子不言父過,就算父母做的不對,身為子女的,又怎麼能去評判父母的對錯?”
“更何況,要是寫出來,世人豈不是就知道她父母做的那些事情?”
顧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