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的烏丸部落首領享有諸侯王的特權。為此,朝廷特意下旨,賜封蹋頓為遼東烏丸大單于,烏延為左單于,蘇僕延為右單于。
大單于都護三地烏丸部落,左右單于受其節制,並賜印綬。允許三位單于使用華蓋、羽旄等王族之物。
大漢朝廷承認的大單于的尊號高貴無比,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好事。
天上突然掉下來這麼大一個金蛤蟆,頓時把蹋頓砸得暈頭轉向。不過,興奮之餘,蹦頓馬上意識到一個可怕的問題,公孫瓚是自己殺的,大漢人絕不會這麼輕鬆地放過自己,這裡肯定有陰謀。
蹦頓和魏攸很熟悉,他馬上問魏攸,大漢的天子和大漢的大將軍都不再追究烏丸人誅殺公孫瓚之罪?
魏攸說,我聽說這件事是鮮卑人乾的,罪魁禍首就是東部鮮卑的渠帥槐頭,背後策劃者就是鮮卑王柯比熊。
柯比熊在火雲原,你殺不了他,但槐頭就在烏侯秦水,你可以把他殺了,把他的人頭送到幽州,洗清自己的嫌疑。
蹦頓立時明白了。鮮于輔的才智要遠遠高於公孫瓚,他清楚知道遼東叛亂的始作俑者不是他,而是柯比熊。
大漢朝廷給自己這麼多好處,甚至不惜赦免誅殺公孫瓚的罪責,就是為了聯合自己對付鮮卑人柯比熊設計發動遼東叛亂,把我害得苦不堪言,進退不得。
尤其是公孫瓚,更是不辨是非,硬是把我逼上了絕路。這次如果不是鮮于輔回來,準確判斷出了遼東叛亂的原因,我遼東烏丸三部十幾萬人,肯定要遭到大漢鐵騎的攻擊。
我們打不過漢人,只能向鮮卑人求援,而實力大損的烏丸人最後不得不淪為鮮卑人的奴隸。
柯比熊,是你先害我的,不要怪我翻臉不認人了。四月中,左衛將軍鮮于輔會同鮮于銀、李溯等幽州諸將,統率一萬鐵騎,向遼西境內的烏丸人逼近。
蹋頓率軍向鮮卑境內退卻,並向鮮卑人求援。東部鮮卑的渠帥槐頭距離遼西最近,他率先趕到白狼山會合蹋頓。
鮮于輔揮軍進擊白狼山。正當雙方展開激戰的時候,烏丸人突然臨陣倒戈,槐頭和五千鮮卑鐵騎全軍覆沒。
雙方隨即合兵一處,迎頭痛擊隨後趕來的彌加、闕機的大軍。鮮卑人措手不及,大敗而去,沿著烏侯秦水狼狽逃竄。
重創鮮卑人之後,遼東局勢隨即扭轉。公孫續事後曾向鮮于輔哭訴。鮮于輔安慰他說,手刃仇敵不過圖一時之快。
現在殺了蹋頓,將嚴重影響朝廷平定天下的步伐。雖然你是高興了,但天下很多人會因為你的高興而痛苦。
能讓仇人飽嘗痛苦而死,但又不損大局,這才叫報仇。朝廷已經開始在為公孫瓚報仇做準備了。
此次朝廷拜賜蹋頓為大單于。你注意了,是拜蹋頓為大單于,而不是拜丘力居之子樓班為大單于,讓蹋頓代攝。
讓人高興的是,蹋頓並沒有對朝廷的這一拜賜提出異議,可見他已經拿定了主意,自己決心要坐這個大單于之位了。
按照丘力居的遺言,樓班長大了,繼任白琅王,蹋頓交出權力。現在丘力居自封的這個白琅王封號已經被取消了,繼續執行丘力居的遺言已經沒有可能。
除非蹋頓主動讓出大單于之位,否則遼東烏丸必將爆發大單于之爭,但問題是,蹋頓這個大單于是大漢天子拜賜的,名正言順,他會讓嗎?
公孫續明白了。幾年後,樓班長大了,遼東烏丸就要亂了,而那時中原已經平定,社稷可能已經穩定,幫助樓班殺死蹋頓,或者藉口烏丸人叛亂,把他們殺個血流成河,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鮮于輔稍整軍隊後,隨即帶著蹋頓等人的烏丸鐵騎,向遼東的黑山進發。
鮮于輔在書信中說,如果不出意外,大軍將在六月中左右到達黑山,然後向玄菟郡發起攻擊,誅殺扶余、高句驪的叛軍,以切斷鮮卑人和遼東公孫度之間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