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問鼎中原第三十六節萬年城。日過正午,驕陽如火。徐榮仰起頭,就著皮囊喝了幾口清水。
皇甫酈站在他旁邊,小心翼翼地撕開手上的麥餅,遞了一塊給徐榮,
“現在你是太尉了,待在軍中的時間很少,生活上沒有必要這麼節儉。”
“怎麼?上次我在晉陽沒有把你招待好?”徐榮一邊把麥餅塞進嘴裡,一邊笑著問道。
“我是說現在。”皇甫酈說道,
“你畢竟是太尉。當年我追隨張溫大人在西疆作戰的時候,從來沒有吃過這種東西。”皇甫酈把手中的麥餅舉到徐榮的眼前晃了晃,
“你或許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太尉府中的掾屬,還有軍中的很多將領,他們未必接受你這種節儉。”
“朝廷很富裕嗎?”徐榮笑容漸斂,
“你看看正在戰場上浴血廝殺計程車卒們,我們有什麼資格吃得比他們更好?”
“你不要說到這事就生氣。”皇甫酈笑道,
“有些事,你要正視現實,不要太執著了。”徐榮嘆了一口氣,
“當年,我曾追隨你父親征伐西疆。你父親在士卒們沒有住進帳篷之前,絕不走進大帳歇息,在士卒們沒有吃飽之前,絕不進食。你父親和將士們同甘共苦,深受將士們的愛戴,所以才能戰無不勝。如果我連這點都做不到,還怎麼統率大軍?你剛才說得對,我現在待在軍中的時間的確不多。但正因為如此,我更應該和將士們住在同一個帳篷裡,吃同一個鍋裡的食物。就算這是攏絡人心的表面文章,我也要去做,我不能因為這些無足輕重的小事傷害了將士們的心。”
“攏絡人心的事當然要做。但你不能為了攏絡士卒們的心而傷害了自己身邊的部下。”皇甫酈搖手道,
“這話不要再說了,你自己衡量著辦吧,相信你會比我父親做得更好。”兩個人正在閒聊著,陳衛飛奔而來,
“大人,韓遂的主力出動了。
“哪個方向?多少人?”徐榮和皇甫酈聞言大喜,急忙走到城牆邊向戰場上望去。
雖然他們無法看到幾里之外的兩翼戰場,但他們還是下意識地極目遠眺。
陳衛跟在徐榮的身後,把右翼戰場上的戰況簡要說了一下。聽說李堯陣亡,徐榮很吃驚,半天沒有說話。
“那不是韓遂的主力。”皇甫酈沉默了片刻,突然說道,
“雖然韓遂在右翼戰場上連續增兵,投進了大約兩萬多人,但他們都是西涼人,不是袁紹的軍隊。所以右翼戰場應該不是韓遂的主攻方向。我看這是韓遂的誘敵之計。”
“袁紹到底派了多少軍隊趕到關中參戰目前我們並不清楚。”陳衛說道,
“也許是兩萬,也許是三萬,也許他們穿上了西涼人的衣甲正在迷惑我們。韓遂這樣梯次增兵,不斷消耗我們的兵力,極有可能在右翼戰場上發動最後一擊。”陳衛轉頭看向徐榮,
“大人,我們現在可以把後備大軍全部調上戰場了。”徐榮遲疑不語。
“大人,楊鳳、華雄、梁百武在左翼戰場上已經反攻多時,敵人連連退卻,危在旦夕,但我們至今還沒看到他們的援軍。”陳衛再勸道,
“西涼人在左翼戰場上的鐵騎數量非常少,韓遂如果把主力全部投到左翼戰場上進行決戰,他的損失可能很大,所以……”
“中路戰況如何?”徐榮打斷陳衛的話,指著城外正對面的戰場說道。
“何風大人只有一萬步卒,而馬超和閻行卻大約有一萬鐵騎,雙方實力有一定的差距。”陳衛說道,
“如果繼續這樣僵持下去,何風大人的損失會越來越大。等到他的軍隊折損了三**馬無法保持方陣的完整時,中路大軍的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大人若想減小中路大軍的損失,最好立即讓何風撤回來。”
“何風求援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