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漢帝國風雲錄> 第二卷 亂世豪雄篇 第十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三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亂世豪雄篇 第十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三節 (1 / 4)

中書令劉放、中書侍郎劉琬等大臣急忙勸阻。

馬豐過去是長公主府的掾屬,輔佐長公主很多年,長公主對他的性格還是非常瞭解的。這個人因為出身高門,一向自視甚高,脾氣也很倔強,常常出言頂撞長公主。平時馬豐頂撞她,長公主認為他是直言勸諫,一般不以為意,但今天她忍耐不住了,“這次誰勸都不行,我非要懲治他一下,讓他知道到底誰說話算數。”

最近悲痛之事太多,長公主心裡很壓抑,馬豐的頂撞就好像在她脆弱的心理上紮了一下,讓她鬱積很久的哀傷突然找到了宣洩之處,一發不可收拾。

馬豐被幾個虎賁衛士拖了出去,正要開打的時候,長公主府的長史筱嵐、司馬黃嶽恰好趕到了鳳凰臺。兩人大驚,急忙喝令衛士暫停行刑。一般大臣如果阻止行刑,虎賁衛士們理都不理,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阻止的資格,但這兩位大人不一樣。他們的官職雖然不高,卻是長公主府的掾屬,是長公主的絕對親信,得罪不起。尤其那位美麗的朱大人,是北疆軍裡最負威名的魅力人物,曾經和他們一起在北疆出生入死,就算掉腦袋,也要給她面子。

長公主早年就在晉陽開府,長公主府一直是晉陽朝廷的中樞。孝獻皇帝到了晉陽後,需要長公主的輔佐,長公主府又一度代替了尚書檯的作用。孝獻皇帝駕崩後,幼帝繼位,長公主主政。長居宮中,長公主府的很多權力隨即被移到了內朝的中書監和侍中寺,而留在宮外的長公主府則逐漸成為長公主權勢的象徵。

在晉陽,人們習慣上把長公主府、丞相府、御史大夫府、大司馬府合稱“四府”。國政一般先由天子、長公主和四府議定,然後再拿到朝堂上進行朝議,所以這四府在人們的眼裡,那就是掌控社稷命運的地方。

至於三公之一的太尉和太尉府因為只負責兵事,地位顯赫位同三公的大將軍和大將軍府只負責征伐,所以這兩府的地位要低根多。議政的時候,如果不牽涉到兵事,太尉和大將軍一般不參加,即使參加了,也不過是個旁聽者而已。不屬於自己權責範圍內的事,他們如果胡亂干涉,那就是越權了,是朝政大忌。

當然了,大將軍如果和大司馬合二為一,象李弘現在這樣身兼兩職,那權勢就大不一樣了。

不過,目前朝廷的議政方式已經改變了很多。外朝四府的職權被大幅削弱,而中、內朝的尚書檯、中書監和侍中寺的職權卻正在逐漸增加。這三個中、內朝府衙都受天子和長公主直接控制,一般國政大事基本上由天子、長公主和這三府官吏議定後直接下詔執行了。只有重大國政,天子和長公主才召集中內朝三府和外朝四府聯合議事。

外朝四府中,因為長公主府的很多職權被轉移到了內朝,所以它看上去就象一個空殼,除了象徵意義好象沒什麼具體職權了。其實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因為長公主主政,她所帶給長公主府的權力無法估量。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的長公主府其實就等同於社稷中樞,它和內朝的職權是重疊的,兩者隨時可以互相轉化。

長公主府的存在對大漢中興非常重要,它不但可以在天子年幼的時候輔佐天子主掌國政,協調和緩和內外朝之間的矛盾和衝突,還能在天子長大後,保證權力的平穩移交。長公主主政是暫時的,她長居宮中也是暫時的,將來天子長大了,長公主就要移交權力,就要遷出禁中。移交權柄需要一段過渡時間,而這段時間長公主和長公主府就能和外朝諸府一起,牢牢控制大局,保徵天子能夠順利的控制和鞏固權柄,從而保障中興大業的持續發展。

如果和長公主府的人關係密切,升遷和立功受封的機會唾手可得,所以這長公主府內的幾位高極掾屬就成了人們爭相拉攏獻媚的物件。一般秩俸兩千石的大吏看到他們都點頭哈腰,唯恐得罪了他們。尤其是主掌府內諸事的長史,更是河北炙手可熱的人物。

長公主府的長史,最早由張範出任。張範到尚書檯任職後,劉放繼任。長公主成功修改官制在中朝設定中書監後,劉放隨即出任中書令。劉放離開長公主府後,長公主和朝中大臣們突然發現,這長史一職竟然無人可以繼任了。

新官制的實施,讓長公主進一步鞏固了皇權,本來由長公主府直接控制的權柄大都轉移到了禁中。這樣一來,長公主府的職權隨即發生了重大改變,協調朝廷內外諸府和給長公主分析國政、提供決策建議,成了長公主府兩個最重要的職能。

其中第一個職能,直接決定了新官制能否順利實施和實施後能否發揮巨大作用。為了實現這個職能,新任的長公主府長史必須在河北軍政兩屆大吏中具有很高的威望,必須有豐富的處理政務的能力。這個人說出來的話大家願意聽,都願意給面子。其次,這個人要具有卓越的才華,對長公主很忠誠,和長公主很親密,可以隨時進宮見到長公主,可以給長公主提供最恰當最準確和最有效率的國政建議。

放眼河北,符合這個條件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前太尉朱儁的女兒、今尚書令李瑋的夫人筱嵐,這個位置就好象給她量身定做的一般,非她莫屬。

筱嵐很早就聞名天下,而聞名天下的原因是因為她在出嫁的當天,被李弘、顏良、趙雲、文丑、姜舞等八個人從洛陽城搶跑了。其後她隨李瑋趕到西涼,追隨李弘南征北戰。北疆軍在最困難的時候,她被李弘任命為將軍府從事,承擔了給大軍籌措糧草,幫助和協調北疆諸府屯田的重任,隨後她一直在將軍府任職,曾獨自主持過晉陽行轅和河東行轅,為北疆的崛起和發展建下了顯赫功勳。如果她不是女性,現在已經是朝中上卿了。長公主在晉陽建府後,盛情邀請其入府相助,一直是長公主府地位尊崇的客卿之一。

最初,筱嵐堅辭不受。因為他們家在河北本來就已經權勢驚人了。現在李瑋是尚書令,朱穆是漢北郡太守,弟弟朱魭是侍御史。父親朱儁的眾多弟子比如丁立、陳好、唐雲、尹思都是朝中大吏,再加上一幫門生故吏,李家、朱家可謂極其顯貴了。如果自己再出任長公主府長史這個河北最富實權的位置,恐怕會給家族帶來憂患。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附,做人還是低調一點好,不要太張揚了。長公主見勸說無效,於是想了個折衷的主意,讓筱嵐以客卿的身份暫領長史事,等有了合適的人選,再另行任命。

筱嵐代領長公主府的長史之後,因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和權勢,在協調和穩定內外朝諸府,在幫助長公主及時制定和修訂諸多國策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幾年時間內,筱嵐透過品評、考核和徵辟等多種辦法,向朝廷舉薦了一百多名出身次等士家或者出身貧寒計程車子,其中甚至還包括一些出身商賈之家的儒生,這使得長公主府成為實施朝廷優賢禮士、任人唯賢之策最得力的地方,受到了諸多鴻儒名士和朝中公卿大臣的讚賞。

今天筱嵐和黃嶽進宮覲見長公主,就是想和長公主商討朝廷選拔制度的修改問題,誰知道卻遇上了太史令馬豐被無辜受罰一事。

長公主看到筱嵐,頓時覺得很委屈,眼淚忍不住撲簌簌流了下來。

劉放、黃嶽等大臣慌忙告退。

筱嵐走到長公主身邊,緩緩蹲下,本想安慰兩句,但看到眼前這個美麗的女孩子單薄的身軀,想到她在亂世中用自己柔嫩的肩膀勇敢地承擔起中興社稷的重任。為此她犧牲了自己美好的青春,犧牲了自己快樂的人生,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在彷徨和恐懼中苦苦支撐。她應該受到人們的尊敬,應該快樂而幸福的活著,她不應該而象現在這樣,總是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傷心哭泣。

筱嵐張開雙臂,把她緊緊地摟在了懷裡,“會好的,一切都會好的。等大將軍送來了捷報,把陛下和你接到洛陽,最痛苦最黑暗的日子便會過去。先帝在天之靈會保佑你,列祖列宗和無數大漢英魂會把世上最大的幸福和快樂賜給你。你所有的心願和夢想都會變成現實,你會成為大漢最幸福最快樂的長公主。”

長公主心靈顫抖,伏在筱嵐的懷裡失聲痛哭起來,“我害怕,我真的很害怕。他們都走了,都離開了人世,把我一個人孤零零地丟在世上受苦受累。我做了一個噩夢,我夢見大將軍,他渾身浴血,騎在豹子上,一個人在千軍萬馬裡奮力衝殺。我很害怕,他要是死了我該怎麼辦?我去依靠誰?”

“殿下……”筱嵐心痛如絞,用力抱著嬌弱的長公主,淚水奪眶而出。

長公主哭了一陣,心中積壓已久的痛苦和悲傷得到宣洩,情緒漸漸平靜下來。

“殿下,馬大人又頂撞你了?”筱嵐拿著絲巾輕輕擦了一下眼睛,柔聲問道。

長公主呆呆地望著案几上的文卷,嘆了一口氣,“他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吧。不管大將軍是不是本朝第一酷吏,將來他都是我大漢中興的第一功臣,這個功績沒人可以抹殺,會永留青史。”

筱嵐笑笑,“記得很久以前,好象是大將軍在河東肅貪誅殺奸閹夏惲的時候,朝野上下口誅筆伐,異口同聲指責大將軍驕恣枉法,說他是本朝第一酷吏。大將軍當時很高興,說這個酷吏好,自己寧願當酷吏,也不願姑息養奸,讓惡人逍遙法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