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狂風暴雨第二十四節太守王宏聞訊後,匆匆出迎。王宏四十多歲,圓臉長鬚,笑眯眯的一雙眼睛,一團和氣,
“兩位大人不是在陳倉嗎?怎麼……難道關西戰場……”聽到熟悉的北疆口音,呂布和張遼都覺得很親切,雙雙迎了上去。
呂布拱手說道:“我有陛下密詔,事關社稷安危,需要和大人密談。”王宏臉顯驚色,急忙把呂布和張遼請到了書房。
“聽說大人和司徒大人是親戚?”呂布笑著問道。王宏點點頭,
“我是太原王閥的旁支,算起來,司徒大人應該是我的叔伯長輩。大人問這個幹什麼?”呂布和張遼相視一笑,心裡稍稍有了點底。
張遼把兩道天子密詔拿了出來。王宏看了一下,然後仔細審驗密詔上的印璽,神色顯得很平靜。
王宏這種異乎尋常的反應讓呂布和張遼心裡一喜,看樣子,王允把王宏也拉進了這場兵變。
“董安呢?護羌校尉部的三千兵馬呢?郿塢現在是什麼情況?”王宏把密詔還給張遼,低聲問道。
張遼簡略說了一下,
“如今種輯大人正帶著一千人駐防郿塢。我們現在需要大人的幫助,需要糧草和軍械。”呂布把手放到了刀把上,
“如果大人爽快一點,我可以留你一條性命,如果不從,可不要怪我不客氣。”王宏微微一笑,從懷內也拿出了一封密詔,
“兩位大人請過目。這幾天我憂心如焚,等的就是兩位大人。”呂布和張遼喜出望外。
呂布毫不客氣,隨即提出要帶走扶風郡的郡國兵。大軍在攻打郿塢的過程中,損失非常大,有將近三千士卒傷亡,急需補充,
“以我目前的五千兵力,無法獨自擊敗董越,殺進長安。”王宏拒絕了。
保徵三輔郡縣的穩定,是此次長安兵變的關鍵。三輔郡縣裡的大多數官吏都是董卓的人,長安兵變如果成功,董卓如果被殺,這些官吏都要受到牽連,很多人都有滅族之禍。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為了生存,必然要和牛輔、段煨等大軍裡應外合,反攻長安,
“所以,郡國兵必須留駐本郡。一旦我得到董卓被殺,兵變成功的確切訊息,我就要指揮大軍四下抓捕董卓賊黨,以保證扶風郡的穩定和長安的安全。”王宏句句在理,呂布無法反駁。
為了確保兵變成功後,朝廷能迅速掌控三輔,王允肯定把馮翊郡的太守宋翼也拉下了水。
王宏和宋翼能坐上扶風郡和馮翊郡的太守位置,都是王允一手舉薦的,這兩人為了感恩圖報,當然要誓死相報。
何況誅殺董賊是拯救天子和社稷的大事,作為大漢的忠臣,怎能不盡心盡力,肝腦塗地?
張遼嘆了一口氣,
“五千人進攻長安,豈不是找死?”
“你們要相信陛下,相信司徒大人。”王宏低聲安慰了兩句,但因為看不到兵變成功的可能,他也是心驚膽顫,底氣不足。
深夜,呂布率領大軍急速行進在馳道上。槐裡城距離長安八十里,大軍一夜可至。
天上的雨忽然停了,月亮也出來了。皎潔的圓月懸掛在漆黑的夜幕上,不時有若隱若現的雲層掠過她迷人的臉龐。
大軍為了隱藏形跡,沒有點起火把。將士們踩著泥濘的路面,低一腳高一腳,氣喘吁吁地走著。
拖著輜重的大車時不時陷進水坑,兵曹營的軍官為了搶速度,緊急呼叫部曲士卒,把大車抬過坑窪不平的路面。
孤單單的月亮伴隨著這支孤零零的大軍,一直向黑暗深處走去。呂布臉色陰沉,駐馬而立,張遼和魏續等諸將策馬站在他的身後,神情冷峻,誰都沒說話。
此去長安,有去無回。眾將雖然心裡沉甸甸的,但誰都沒有露出絲毫的畏懼之色。
呂布掉轉馬頭,面對諸將,指著天上的月亮,大聲說道:“那是丁大人的在天之靈,他知道我們要去為國捐軀,特意給我們照亮了前進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