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魯南布政使鄭光涵以及總兵方真雷,還是不肯撤換在東屯地兵力,只是已經在新招兵了,對我們可所謂猜忌甚深了。”
所謂東屯,就是在魯南省和安昌省交錯之地,駐紮著一萬兵。
“嘿,真要動兵,這些萬許兵,以及新召的兵,都不足為患,半月就可橫掃。”
“話不是這樣說,現在主要還師出無名嘛!”
聽到這裡,方信咳嗽了一下,問著:“帝京方面,還沒有訊息嗎?”
這意思就是問著皇帝的事,沒有了幼主,帝京方面就非常尷尬了,名不正,言不順,高相登基之日,應該不會很長,但是現在拖著,也很是考驗耐心。
“主上,諸王稱帝,各建小朝廷,也要一些時日,我想,這就是高明統要的吧!”說話的,卻是兵司副輔政司風適。
“哦,此言甚是!”在場的人,都是熟悉內情的,聽了,多表示贊同。
一個陣營,關鍵就是形成機構,諸王稱帝建立小朝廷,但是小朝廷上下職位,也不是一時所能完成的,這就需要時間了。
對深明政治和結構的人來說,知道稱帝是作為皇帝地人有進無退,彼此不可能承認對方,而對下面的人來說,實際上當小朝廷上下職位都充實上去了,也基本上很難有退路。
當了大將軍和宰相,你怎麼樣退呀,別的朝廷地人會容得了你?基本上也必須為所在陣營的利益而奮鬥,所以,當諸王的小朝廷完成之時,就是他們形成數個集團而相互對立之時高明統要使他們上下都分立對立,基本上不存在真正合作的可能,再來稱帝,才算是時候。
而且,失了小皇帝,內部整頓和清洗,也需要時間。
明白了這個心思後,諸人立刻明白了,嘶聲說著:“那還有一個月時間。”
“是的,一個月後,高明統必有所為也!”
“此時,魯南省應該招募了一些新兵,不過,這等新兵,沒有半年訓練,區區一個月二個月,又能濟什麼事?就算有十萬,又豈堪一戰?”
“恩,雖說如此,你能也不可閒暇,準備都已經做了嗎?”方信笑了笑說。
“主上,從預備動員,到糧衣積蓄,到武器準備,到前情探測,都已經在其中了。”眾人對視了一眼,就一一說著。
“那攻下魯南省後,有什麼計較呢?”方信這時。就直接問著。
雖然早有準備,直接聽見這句話時,眾人都有些微微變色,等了一會,就有人開始說著:“主上,魯南攻下甚易。現在消化卻是不易啊!”
“是,最關鍵是糧草問題,二年農耕儲備,最多隻得勉強安撫魯南省的流民,必須早早加以未雨綢繆才是。”
“對,流民的問題,可在戰後,集體打散重編,遷入安昌省。那裡還可容納百萬人屯田,想來也足夠了,不過要消耗完我們二年所有的糧食儲備。到明年秋收時,是不會有著出兵之力了。”
“遷移無地失地的流民,還需對魯南省本身農業進行檢查,恢復生產。”
“魯南省也要招得五萬兵,入營訓練,原本舊兵可經過梳洗來處理,這就先必須準備著新兵營,等擊敗和收編後,就立刻入營訓練。”
“官員也要梳洗。主上,這事關重大,還請主上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