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制本來就是士大夫的願望,這可不是方信故意引導,而是各種各樣力量和形式水到渠成,並且由士大夫階級自己推動完成
所謂“聖天子垂拱而治”,意思就是天子只對天道負責,不直接治理百姓,而由內閣總領百官,治理萬民,對皇帝負責。
這種理想,儒家早就有之,但是對君主的要求太高,不太可能達到,現在卻水到渠成,一時間,帝國本土儒家大興,充滿對未來的信心,一時間,稱之前所未有之鼎盛朝代,前所未有之明君
繼元四十年,內閣制基本成熟,上下關係順通,國家進一步發展,在這個基礎上,正式君主立憲
繼元四十五年,憲法才在不斷修改和爭論中立成
繼元五十五年,皇帝駕崩,太子登基,是以承前繼後
縱觀繼元皇帝一生,除了推恩令,其它任何事都沒有明顯插手的痕跡,但是就是這樣,完成了整個世界,整個社會,整個帝國最大的一次晉升
聖人之道,隨世而移,應器生心,有情不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似乎沒有半點用力之處,又自然得到最好的結果,這是太上之治,方信證明了,東方的本土文明,也可以如此從從容容,好整餘暇,水到渠成的進入新的社會形態
所有晉升的種子,“推恩令”之貴族階級、“聖天子垂拱而治”之內閣制、“格物致知”之科學、“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之士大夫階級
這些,全部來自文明內部,這是比主世界,更加純粹的本土晉升
而當年方信的這篇——“小人言利,君子言德,然天下君子與小人,何者多也,是故欲行大仁者,小在於德,大在於利也,何也,萬民者,小人,得其利,天下安,此是大仁之極,國有大利施於民,又何問天數乎?如此,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在其中矣!”——就已經奠定了一切,結出了燦爛的花朵
民智已開,龍氣返回原主,統而不治,以了因果
這變化,瞬間跨:時空,在主世界的方信本體上體現
安雅世界天國
天空之上,清清朗朗,日月循而照,金黃色的光輝灑滿萬物
湖泊,裡可以看見各種水生魚群,到處是森林,山坡平坦,山谷繁茂,溪流湍急,有的山坡之上,還覆滿了積雪。溫暖的溪流清澈見底。
天國之上,還有著農耕,但是風調雨,豐收是一種祝福。隨處可見一個個鄉村,以及無盡的田野。
一些散發出暗色光輝的半神,漫步在田野上,沉浸在無盡的榮耀中,懷著深沉的喜悅懷看四周,並且也注意到了世界上,絲絲垂下的本源之氣
伊愛思身帶著三尺金光,形極其美麗,面板隱隱透著金黃,青絲結成一個髮髻,以玉簪固定,有小撮髮絲散垂下來,正和蕭紅琴的化身說話。
“這就是這次冥土後倖存的五十六半神了,現在已經獲得救贖,真正變成了半神,恢復了容光,充實了冥土,這次是值班後,來此天國旅行。”蕭紅琴說著。
“可惜,我也感受到了無際的原力,卻只有少許獲得,其它無法利用。”伊愛思卻把注意力放在這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