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繼元二年六月七日
按照傳統,長治二十一年,方信登基,雖然早定元,但是要等到明年一月一日才正式開始,因此這大範繼元二年六月七日,實際上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年
春雨降臨,人人歡喜,登基三年,並無大事,前不久,長治皇帝的三年國喪就結束了,想到此,正在散步的方信就輕輕一笑,轉身問著:“安慈皇太后,與嘉喜皇太后,情況怎麼樣了?”
“回皇上的話,二位太后娘娘,正在淨陽宮中。”
方信即位後,尊生母為安慈皇太后,原本長治的皇后為嘉喜皇太后。兩宮太后相處,還算和睦,至於方信的弟弟李東德,也因此封仁亭郡王,但是卻非是世襲,世襲位置由原太子的長子繼承,是為文園郡王
這處置合情合理,甚是讓朝廷朝野滿意
“啟稟皇上,內閣首相秦大人應旨求見。”就在這時,一個太監上前,說著。
這三年來,方信並沒有大動內閣,秦浩中仍舊為首相
說實際的,十四歲的皇帝,就算是皇帝,只要內外勾結,一道太后的懿旨就可以廢掉他,所以三年來,方信穩居帝座,學習著楚莊王的故事——“楚莊王~政三年,無令發,無政為也!”
方信少年即位,面臨朝野朝政錯綜複雜,為了穩住事態,把持神器,三年來,默默的看著,默默的聽著,表面無為而治,實則暗地裡在等待時機。
當然。這也不是什麼也不作。事實上。幾種最根本地籌謀。再已經穩固下來。
別地不說。就說高世明。高世明。原本是方信王府統領。六品官。現在也只晉了一品。為正五品武節將軍。掌御營一衛
按照皇帝親軍編制。除了帝京外三大營。內宮禁軍是總共十二衛。每衛1500人。高世明還算乾地不錯。把這營牢固掌握住
為什麼不索性提拔為禁軍統領呢?那是正三品地大員。一次提拔不好。再說。方信其實並不認為。高世明在這個位置就比別人忠心。現在這個位置正好
而禁軍之內。又有大內侍衛。這人數就不多了。也有1500人左右。也由方信府邸內老人掌控。現在差不多安全就獲得了保證了
楚莊王在位22年。知人善任。廣攬人才。招攬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將。為朝廷所用。整頓朝綱。興修水利。重農務商。國家日漸強盛。先後滅庸、伐宋、攻陳、圍鄭。陳兵於周郊。問鼎周王朝。使楚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既然要效法楚莊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其它方面當然未雨綢繆,只是現在不必多說,只見傳令下去,不久,秦浩中就上來了
嚴格的說,根據觀察,秦浩中還算忠臣,這從什麼地方看出來呢?
那就是為首相多年,掌握了內閣實權,但是用人方面,多懂得節制,特別是不染指軍權和皇帝內宮兵權
要見首相,方信回到了御書房
秦浩中就上前見禮,笑的說著:“皇上,不知有何旨意。”
三年來,皇帝一直對內閣很是客氣,但是見得皇帝的臉色,他突然之間有些不安,把笑意收斂了
果然,皇帝坐在龍椅上,賜秦浩中平身後,端杯喝茶,他突然之間發話說著:“秦先生,歷代國壽多不過三百,大範現今已有二百六十年,你說,還有幾多國壽啊?”
受到這個一問,秦浩中心中猛的一震,直覺地跪在地上,冷汗一下子滲出:“皇上何出此言?陛下金口玉言,一言一舉皆關氣數,老臣惶恐,請皇上收回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