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這種舉動,實是捆綁,看似忠虔,實是擅自決定神意,並且威脅到了主祭長埃迪的神權。
主祭長埃迪大怒,他走到一處地下深處,向著光輝之主祈禱著。
片刻之後,祭壇上聖光上閃著一點火焰,徐徐升起,宛然一隻眼在那裡,一個聲音響著:“埃迪,你的祈禱,我已經聽見了。”
“是,偉大的光輝之主,維西私自祭祀,又擅自以神意號令全國,您的旨意是?”
光焰一陣跳動,對於這件事,方信覺得有些熟悉,想了片刻,才突然之間想起有個相似的片段——地球上某個一神教,某個民族的王,在崛起的階段,就是國王私下祭祀,威脅到了先知的地位,先知立刻就準備換國王,而那個一神教的主,選擇了支援先知。
以後二代國王,也差不多如此,結果就是,三代有大氣數的王,反被自己的先知和祭司階級毀滅了。
神權和王權相爭的結果,就是這個民族以後一蹶不振,並且這個神也陷入了一千年以上的沉倫——它的神殿被摧毀,它的子民被屠殺,它的榮光被黯淡。
世界的原力,和人道的氣數,可不是這樣容易就獲得,一旦錯過,再有就難了。
方信才不會這樣愚蠢,它說著:“維西對我不敬,我知道,但是這事卻不可阻他,你只要讓高層明白,他所說的並非神意,讓他重新進行第二次祭禮,並且,你也要派出祭司,為之治療,以傳播我的榮光!如遇到困難,他若問策於你,你要他以隆重之禮,請得穆爾來相助!”
“是,我
,您的僕人必會按照您的旨意行事。”主祭長埃迪\悟,跪伏在地上。
主祭長埃迪的能量當然非常強大,他出去之後,不到一天,整個城市立刻就知道,維西不經主祭長,又不具備任何教會聖職(方信始終沒有賜予任何一個聖職,無論是祭司還是聖武士,哪怕是意意思思的一級)就私下祭祀,並且釋出了命令
這使維西頓時大驚,還沒有來得及反應,他又接到了教會方面的信使,要他明日再祭。
維西恭謹的答應了,但是等信使一回去,他就大怒,為一點小事,砍殺了一個侍女。
次日,在眾目睽睽之下,共有50名祭司,50聖武士,和500名信仰堅定、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聖殿武士,他們一個個神情嚴肅,不芶言笑,排列在金字塔左右,使得圍觀的信徒當即跪倒,不住虔誠的祈禱和稱頌。
等到了時候,300武士,擁戴著一個穿著金色戰袍,腰配長劍的王者前來,不得不說,他的風度和魅力的確驚人。
到了神殿,維西又下馬,恭謹牽著白牛,請主祭長埃迪獻祭。
當祭禮完畢,宣佈神的賜福時,整個參與的軍民,才歡呼起來,面對這一切,他不由握住了拳。
祭禮完成,大軍出動,主祭長埃迪以神的戰士只為神而戰的緣故,拒絕了派遣聖武士和聖殿武士,但是派遣了150祭司,深入到軍中——這可是教會三分之一的祭司了。
維西於是帶著大軍出發,越過一片中間的叢林雨林,地形開始逐漸平緩,在離城之後第五天,大家終於看到了博特爾城。
博特爾城雖然不是主城,但是也是大城,城外有一條著名河流在這裡流過,因此這裡的土地,是整個城邦世界,有數的富饒的土地。
維西站在丘陵上望著這片四方延展開的平緩的土地,望著這碧藍色天空,一時間竟然覺得心胸豁然開闊起來,風輕輕的吹拂著維西早染上塵土的長袍,他深深的吸一口氣,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麼比戰爭勝利,更能鞏固自己的權威和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