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人道天堂> 第二百零七章 龍御歸天(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零七章 龍御歸天(下) (3 / 3)

此時,大範皇朝,經太祖三十年,敬宗七年,明宗二十一年,總計五十九年,天下進入了盛世。

安康二十一年秋天,明宗皇帝染病,病逝於前殿,享年55歲,遺詔吩咐“喪事從簡,不準奢費”。廟號“明宗”,年二十九歲的太子李觀登基為帝,是第四代皇帝。

這二十一天下,歷歷數來,方信說著:“你為皇帝,勵精圖治,卻是好皇帝,這明字,卻是當得,可上座!”

當然,能有此盛世,卻非全是明宗皇帝的功勞,但是守成明君,還是可以擔得。

明宗皇帝這才上得臺階,與敬宗皇帝並列,坐下帝座。

所謂蓋棺定論,方信這話一出口,就是總結功過,一股功德之光落下,其中六成落在明宗皇帝身上,頓時光輝大漲,一成落在敬宗皇帝身上,還有三成落到方信身上,其它林林,灑於各人,或者以後再發。

太祖開龍脈,以後得失,也要分擔一部分就是了,這數字,也有千萬之多,分下來,方信也得了三百萬,方信並不取這三百萬,直接加到整體龍氣之中,以漲大範氣數。

下面群臣見了,都是拜見,說著:“陛下,有此明君,基業可萬歲。”

方信卻笑了,說著:“天下連千歲基業也沒有,何況萬歲?”

“陛下,你這話說著不祥。”下面就有一臣出來說話:“您建大範,體制盡善,而敬宗皇帝和明宗皇帝,都是守成之明君,天下漸入盛世,不要說比起前朝,歷朝都可比。”

方信邊聽邊點頭,嘆的說:“只是自有龍脈來,歷朝已有多少帝?”

“回太祖陛下,已經有三百七十一帝。”

“那三百七十一帝,分屬諸龍脈,又有幾脈在於五百年之上?”

這話一出,群臣就冷場了。

明宗皇帝這時,說話了:“太祖皇帝,臣覺得,雖然三百七十一帝,誰也沒有根治衰亡局面這一條,唯有人主體察民情,戰戰兢兢,幾履薄冰,矯治時弊,庶幾可以延壽,孫臣教育太子,就命他出行,蠲免錢糧,修治河防,這都是吏治大政,既可歷練了儲君,又也讓他知道民心之用。”

這句話一出,方信就笑的說著:“好好,果是明君,說的好。”

立了起來,他度步而走,說著:“不過,你等還在矯正吏治上入手,這吏治,也誰也沒有根治的辦法,三百七十一帝中,什麼辦法沒有使過?養廉銀、文教化、明賞罰,都是正面辦法,而密告箱、直奏摺,或任用酷吏密衛明查暗訪,也是殺了一批又一批,吏治漸漸**而無可挽回。”

見群臣和諸皇帝閉息傾聽,他又說著:“而皇朝覆滅的關鍵,卻在於空間。這又分上下兩種來說明。”

“在下,就是民以食為天,而食在於土地,土地不變,而人口日益繁衍,等到人多地少,不得溫飽時,再怎麼樣出得明君,勵精圖治,也無濟於事了。”

“在上,就是官以仕為天,大凡皇朝日久,爵官日多,貴家子孫繁衍,不但膨脹,吸得民脂明膏,也使上位空間越來越狹小,有志有才之士,不得伸展,不得志之人日多,一旦皇朝有變,這等人就是造反骨幹。”

這話說的精闢入裡,眾皇帝和大臣,都不禁都悚然動容。

方信卻倏然停步說著:“這些,朕都有考慮,也曾埋下根基,不過王朝興替,實屬天意人事,能不能長久,就看造化了。”

說著,他擺手,下旨:“朕還在此一段時間,今日就散了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