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國某個王朝當政的時代,一個卸任的官員返回老家,途經洞庭湖,對著水神的塑像出言不遜。
當晚官員做了一個夢,他夢見洞庭湖水神派手下的神將將他綁到水底的官府,要治他的不敬之罪。一開始官員還力圖辯解,當水神從倉庫裡搬來的竹簡木簡堆滿了大廳,上面記載著官員一生中無數貪贓枉法的劣跡和欺男霸女的惡行。
自覺罪孽深重難免一死的官員表示願意認罪伏法,洞庭湖水神依照慣例把記載有他以往的功德的一張薄薄的文書拿出,放置於天平之上,天平另一端放上記載罪行堆積如山的記錄開始進行稱量。
但是結果出乎預料所有人的預料,代表功德那一張薄薄的黃紙似乎重愈萬斤,任憑小吏把那些堆積如山的竹簡木簡放在天平上,天平的另一端始終紋絲不動。
這次輪到洞庭湖水神吃驚,她拿起文書觀看,隨後笑道:“君之功德非但抵消生平罪孽有餘,尚可遺澤後代。”
官員自然知道一生中做過多少缺德事,可怎麼也想不起自己有積下多少功德可以抵消,於是好奇地提出自己是否能看看那張紙。當他從水神手裡接過文書,官員現是十多年前,朝廷欲增加天下三成鹽稅時自己所上請求朝廷撤銷決定的奏疏,大惑不解的官員請水神說明箇中緣故,洞庭湖水神說道:“君當日上此奏疏心無雜念,純為天下蒼生祈耳!此事可抵十萬功德,非常人可比。”
大惑不解的官員又問道:“鄙人的奏疏朝廷並未允准,那因何可以算作功德呢?”
洞庭湖水神笑道:“正因奏疏未準,才抵作十萬功德,若是真能完成此事,君便功德無量了。”
區區官員如是,人皇純為萬民,所作所為,牽動的功德自然不可思議。
這可和所謂的“十萬倍咒”完全不一樣,所謂的十萬倍咒,就是某些佛教宣傳的,說什麼一念此咒,所作功德就十萬倍而論——放一條魚就等於放十萬條魚,捐一百塊就等於捐了一千萬!救一人命就等於救了十萬人!
有的甚至宣傳百萬倍,千萬倍,靠,簡直當天地大道是它家開的私服。
如果說明白,這是神佛把自家功德轉移給唸咒者,還勉強可以說的通,如是直接說這是至法,行於天地,那這才是真正褻瀆天地大道,罪當誅之!
功德是什麼?雖然各個層次不同,但是本質上施之,受之,是天地宇宙,是人道,返回給當事人的獎賞和權利,一進一出,同樣在大範圍內基本守恆。
得之,受之,行之,返之,都有著嚴格的規矩。
就算是得道者,可自源泉而取,可稱無量,也只用於自身,就算是一人成道,雞犬升天,也只是有限的親友因緣範圍內,此所謂慈悲法外施恩!
而不能直接傳此咒到大世界中,濫發功德以破壞天地氣數平衡運轉——何妄心如此大哉,使世人妄取十萬倍功德?這以後又怎麼樣還之?
實際上,這種作法,也就和濫發官位濫發紙幣一樣,必會導致官位貶值以及通貨膨脹,一方面,真正施善者,花費一輩子時間,也只積累了幾千到一萬功德,一方面,念一咒,就得百萬功德,這個世界,還有勸善濟道乎?
此是魔道無疑!
就算是在天地立得功德道,先投入功德,也是因道而引,使功德道得以啟動,日後還會收回等價部分,可預支,可透支,但是也不能如此而為——方信下著棋,若有所悟,如成功德道,必誅此等法,不過,這就要是八階甚至九階之後的事情了。
行道者道之所向,在其範圍內,必不避誅殺,無論物件是誰。
這說遠了,棋是好棋,人是佳人,方信看向了她。
這十年來,蕭冰也謹守職司,使降臨者安守本分,當然,違反的人總有,也由她領人誅殺,這十年來,降臨者在本世界的影響趨向良性。
再加上引導著貴族商會的發展,參與提升著位面,這滿滿的功德,如是善始善終,也有三十萬以上。
方信因此笑著:“我有一事,交於你等,六柱我現在還不敢立之,就是建三柱一小!”
六柱,這是主世界的理論說法,也就是祭祀天地人,以及過去現在將來。
祭祀天地人還好說,主要是永祭天地鬼神,以及人道之中的聖賢,這立起來,已經非常難,若非有道,有海量的功德支援,豈能輕立之。
而過去現在將來,更是不可思議,就算僅僅包括在人道,也是指過去現在將來一切對人道有功的聖賢都立之,這必須是真正的得道者才可立之,就算是主世界,也沒有人敢立,純屬理論上的研究。
蕭冰這些年,對此也非常研究,頓時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