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中的人,仰望星空
在星空中的偉大存在,仰望世界裡的神蹟
在那個世界的方信,對這句話也深有所悟,並且產生了一些效應,這姑且不說
沈軒已經六十歲了,雖說現在已經佔有四省,統一天下在望,但是到底年老體弱,不經意之間,張琢的職權就漸漸增大
這日,雖然方信沒有準備大修宮殿,還是居住在總督府,只是到底不一樣,經過幾次修整,曲廊環榭,廣袤竹廊,碎石小徑,幽折其中,特別是在此夏季,就著湖泊,更有幾分涼意在內。
張琢和沈軒都是端坐,張琢卻正是四十五歲左右,經過十數年磨練,他為人處事,養氣居體,自有一種收斂和淡然,顯出大臣的格局來。
茶爐上紫泥小壺,水氣蒸騰,綠色茶湯傾倒在了茶杯之中。
“主上,諸事都足了。”沈軒喝了一口茶,沉吟了半響,才說著。
“哦?”方信也喝茶。
“張大人,你給主上仔細說說罷!”六十歲不饒人,他還想著統一天下後當五年宰相以名爵而列社稷之側,現在養生還是相當注意,當然最主要的意思是,主上傾向性已經很明顯了,對一個明智的臣子來說,怎麼樣擺正位置實際上是非常有政治智慧的事情攬權要攬到了主上身上,惹得主上大怒,這就危險了,畢竟這位可是開國君主,不是長於深宮的天子。
“是,主上,幕府現在人才充實,新來有些人,一時間都還不好安排。”張琢如此說來,雖然說起來還有些苦惱。卻露出笑意,意尤未盡的說著。
方信稍稍點頭。講武堂和東巖書院。文武儲備地人才基地。明眼人自然看得出來。大批地學士蜂擁而入。在學了三年後分配到各個部門。
到了現在。單是幕府中。各種各樣地職司和幕僚。就足有八百人之多。這些是出於儲備人才地考慮。只要認真學習。有點才華。工作上稍有表現。就可以獲得衣食無憂地待遇。以及出任外職地機會。
幕府經學一二年。如果無法在幕府中出類拔萃。那就可以外放。雖然外放地。大部分是連品級也沒有地小吏。或者是從九品巡檢、學正之類小官。但是貴在提拔快。
當上數年。熟悉了工作。就有著提拔地機會。數年之內連跳數級。也不是不可能地事情。
“那輿論呢?”方信簡單明瞭地問著。
“主上。六書已經細辯。整理出一稿。以付學子之用。上下同聲。也在繼續。現在天下雖大。有此大義者寥寥。”這個還是沈軒來回答。實際上就是培養和傳播李氏政權地合法性當然比造個符。傳個謠更是實在和完善。
“主上,屯田去年就結束了。今年已經大收萬頃之糧,不但民心安定,也可提供大軍一年所需之糧。”張琢繼續說著:“兵員雖非我管,大體數字也知道,三十萬兵已經練成,其中一半是虎狼之士,器具軍械也準備充足,足夠用事了。”
對這些,方信只是點頭。又問著:“中原情況如何?”
“主上。三家稱帝之藩王,已去其二。只有趙王還存,實力也大不如以前,而高明統,雖現兵力強大,但是其下眾將各擁重兵,高明統已老朽,一旦去了,其子安能坐穩了江山?所以雖佔三分,卻不足為患。”
“其它各省,起事都晚了數步,雖各擁數萬十萬軍,卻根基難以深扎,至於賊軍,攻城掠地,已成三支,各稱南王、秦王、還有稱大羅皇帝,各擁十數萬兵,所到之處,肆虐數年,中原大戶已經深為賊苦。”
時機的確已經成熟了,話說方信也不是為了時機成熟才出兵地人,他深知在天下之爭中,快一步,搶一手,就可能是步步勝,半點猶豫也不得半生不熟搶過去,等搶到也差不多熟了。
方信點了點頭,說著:“秋來就與裴許晝決戰!”
裴許晝不愧是有氣數之人,省對四省,還是給他練出了一支堪戰的精兵,並且湧現出不少的人才,可是畢竟大勢已去,時間才是最厲害的因素特別是蠻司龍氣漸被方信所得,那增到二萬五千的騎軍實在叫人膽戰心驚。
“主上英明!”兩人都是大喜,現在兵強馬壯,糧食也足,正是用兵之時,西江省一破,佔有五省,幾是天下四分之一,北上可奪中原,南下可奪南方,任何一地佔之都差不多已經定鼎了。
方信擺了擺手,又問著:“凝文在金沙還好不?”
“主上,甚好,有著嶽將軍的輔助,鎮壓蠻人還是相當得力,用政上也不錯,安撫了二十萬流民,也屯於省城,是為近兵。”
方信聽了,露出微笑,說著:“恩,還算不錯。”
頓了一頓,就說到別的:“糧草軍械之事,商務廳下面,居功不小啊,我想提拔為正七品階,兩位以為如何?”
“主上,臣無異意,只是下面還發放空白官身文誥不?”面面相覷,張琢試探的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