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人道天堂> 第一百三章 入爵府(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章 入爵府(下) (2 / 2)

“我雖然為官時間還不長,但是也知道,其實現在還有繳租,甚至三七收租,田裡一點收成,地主占上了六七成,太平的日子久了,有事,官府來鎮壓,地主所以就越發肆無忌憚,兼併剝削的厲害,而且愈演愈烈。這氣數,也就越來越低了!”方信很是抑鬱,其實就算沒有西南的事情,這朝廷也要走下坡路了:“各省各縣,那些宗教都出來了,這些大大小小的邪教,在民間以行醫施藥、請神扶亂打幌子,而其實在隱隱集事!可惜地是,我自己也不可免,也佔了近五千畝地!”

見她有些似懂非懂,方信失笑,不準備繼續說下去:“這也是百年的事情了,你且安心住下,現在我們都應該看不見結果。”

方信說完,就從這房中出來,才知道外頭已經又下起雪。

人人都忙著,方信就可以閒著,先踏雪來到花園中看看,過了一會,方信的心情就平靜了許多了,摸著這把潛淵劍,方信就笑了。

就憑這把劍,想要他當出頭鳥,先旺再衰然後就被當成棋子?這也太可笑了點,就算朝廷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但是隻要不能給朝廷立個天翻地覆的變化,別說萬世,有個三十世,五十世,一百世,誇張點千世的功德。他就不肯當這個棋子。

畢竟現在朝廷氣數還沒有到質變地時候。百姓還可過活,順著天意搞破壞一時可以氣運無人可及,長遠上說,就是生靈塗炭,萬般罪孽在身。等天意不佑,立刻就受大罪,別說功德了,不立刻身死隕落就已經算好了。

如果有百世千世地功德,那抵消一時的罪過也是可以,但是沒有,他才不肯作這個。

而且。這劍中紫氣。也太不牢靠了點,人家說,生在命中長在骨,這貴氣才不會隨一時變革而出現大起大落,這劍中紫氣,一時間可以旺之,但是如失了這劍呢?是不是立刻打回了原形?

當然,有此劍在手,一時間氣運幾如蛟龍。就算是皇上也未必能輕易奈何了他,那拿劍地時間內,還真要利用一下才是,想到這裡,方信不禁哈哈大笑。

笑完了。他就又思考著。喃喃說著:“是時候寫書了,第一本。就是仁禮非法論吧!”

方信對這事,早已隱隱相感,因此特地用玉如意,從記憶深處找到地球上一些相關作品,又記憶了帝國研究地一些專門論斷,話說,孔子本意是什麼,在方信看來,就是仁禮二字,而且,不是那種普通的解釋,直接就是“愛人為仁,秩序為禮”!

有人以為,法家實是高妙,後世也是儒為外表,法為內在,實際上,方信卻以為“禮”更勝於“法”。

“禮”可包含“法”,“法”卻不能包含禮。

原因很簡單,法是自上而下之定,就自然代表了統治者的意志,覆蓋面就遠不能和“禮”相比,因此法是**裸的“權”的體現。

而“禮”,不但是由上而下地法律秩序,也在於平等交流的社會秩序,更在於由下而上的流動秩序,而且還從現實跨越到思想領域,甚至神靈領域,這才是“禮”!

而只強調由上而下,貫徹統治者意志的“法”,就失去了“仁”的內涵,而變成了權術,所以才有暴虐之秦,**裸的體現統治者剝削和鎮壓的意志。

而“禮”而無“仁”,就變成了禮教,所謂禮教殺人吃人,其實都是法來代替了禮地具體表現,到了後世,三綱五常,已經不再屬於儒,只強調上下秩序,不強調“仁”對家庭,社會,國家地目的,因此實際上,已經開始蛻化成法家,只是面具是儒家而已。

就直接舉例,對上要不要尊敬?當然要,因為沒有秩序哪能辦事?就算是所謂的民主國家,上司缺少權威和地位,也無法辦事。但是,單是強調上下等級,那就是走向法家,而孔子的目的,歸根到底,卻是要“仁”,也就是說,你上司要愛護下屬,才算基本的仁,你丈夫要愛護妻子,才算基本的仁,你父親要愛護兒女,才算基本的仁,你君王,你國家要對的起臣民,才算基本地仁!

有了仁,你才能要求禮,失了這個前提,就已經不是儒家正意,所以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篇下)

有這立意,寫書教化世人,已經足夠了,當然,著書立作,沒有幾十年的經學功底,廣泛涉獵經史子集,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方信現在已經算是四階儒學,但是要自己寫來,不是辦不到,也要數十年工夫,這時,就要拿來主義了——以這立意為核心為地基,藉助二世千年所積累的精妙學問來建得大廈,那隻要半年就差不多可初稿了。

至於什麼西方具體形式,比如投票民主,什麼人人平等,這些全部近於扯談,因為已經包含在“一仁一禮”的根本微妙大義中了,根本不需要再引進西方思想,引進了反而造成學術理論源流不純——研究透了仁禮地根本微妙大義,就已經足夠為民生民主來建根基了,而且還是正本清源,不侷限於手段,而追求民生民主根本地學說。

潛龍,這才是潛龍!

方信啞然一笑,心神寧靜安詳,改變歷史,從今開始起步,輝煌萬世之學,今日由我來寫!

我今日為立根基。

我今日為萬世開大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