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州在最南方,窮鄉僻壤,前朝的時候,一直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大乾立國後,先帝有心治理詹州,但江南一直有六國餘孽的身影,世家大族林立,政令很難通行,調撥的物資,也總是缺斤少兩。
等到先帝騰出手,準備治一治江南世家大族的時候,又薨了,沒來得及。
詹州,也就成了歷史遺留問題。
“詹州的水果,挺好吃。”
趙政隨口一句:“詹州士人,是半坡居士的弟子?”
半坡居士,蘇半坡,人稱南國明鏡,一品高手。
南國即是當年六國之一,地處南方的嘉國。
嘉國有殺牛的習慣,蘇半坡便作《牛賦》一首,化千縷氣勁,萬牛齊哀,勸告嘉國人愛惜耕牛。
嘉國的藥材不售給平民,蘇半坡就作《千金歌》,城郊一夜,氣勁如雨,遍地生藥。
嘉國有許多戶人家,讓婦女出門勞動,身強力壯的男子閒在家中,蘇半坡作《負薪行》,日夜響徹于田野。
諸如此類,不勝列舉。
蘇半坡就是南國的明鏡,嘉國的良心。
可惜後來得罪了嘉國國君,被流放詹州,修為大跌。
趙政登基後曾有過幾次徵辟,這種人才沒有修為,腦子也好使。
可惜不知是訊息沒送到詹州,還是蘇半坡不願意,最後不了了之。
再後來,天統四年的時候,蘇半坡病逝了。
也算是壽終正寢,畢竟五十年前揚名時,就已經四十,比恭青山還大上二十歲。
“是的。”魚承恩如數家珍:“半坡居士在詹州辦學,有一處學舍,這池半溪就是學舍的弟子,名字也是半坡居士起的。”
“半坡,半溪,就算只有半坡居士三成能耐,也是難得的人才。”
趙政輕輕點頭,人不人才,其實不重要,關鍵看品性,只要多加歷練,一州之才也能治國。
而且當今局勢下,詹州,寒門,這個背景對他來說,很重要。
“池半溪在何處落腳?隨朕去看看。”
“在...”魚朝恩有些難以啟齒:“懷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