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570.炫耀 (3 / 5)

【這個啊,是一種超級新的技術,課本上都只是提及,沒有深入講,論文都還沒有幾篇的新技術。貓貓頭已經在實際應用了。區區不才,參與了一季大豆花異地採摘,我們採摘的大豆花,夠培育十萬畝大豆種子,種植後能夠生產一萬八千噸油料大豆,佔全國年產量的接近千分之一。明年全國所有生產的大豆中,每一千斤,就有一斤有我的功勞。爽啊!順便說一句,貓貓頭用花粉異地應用技術,參與的大豆種子培育,佔了全國的千分之二以上。】

雖然沒說這個到底是什麼技術。

但是數字是看得懂的。

這可是大豆啊,卡脖子的重要作物啊,全國產量的千分之一,千分之二,哪怕只是其中一個環節。

那也確實會爽的不行不行啊。

網友們紛紛表示,這個確實牛批,比冰激凌口感的紅薯牛批多了,誇誇,誇誇,猛烈誇誇,順便陰陽前面的農學生幾句。

說些什麼這才叫真的能吹牛吹一輩子,你那個不行。

果不其然。

把前面的勝負欲激起來了。

【我覺得大豆花粉異地應用技術,貓貓頭只是應用,不是他們自己研究的。他們自己研究的普及化蚯蚓養殖技術及生物迴圈土壤改良技術才是真牛批。】

我去!

又出來一個新名詞,還這麼長,名字越長肯定越厲害。

網友們喜新厭舊,又跑來吹捧追問。

農學生嘛,就吃這一套,果然開始講了,【蚯蚓能改良土壤都知道吧,這個技術就是在強化蚯蚓的這一特性,用經濟的可迴圈的方式,形成一個體系,讓蚯蚓去改良土壤。甚至能改良鹽鹼地,把不能種莊稼的田地,變成可以種莊稼地田。】

解釋的太好了,啥都沒說清楚。

看來他也沒弄懂。

被網友們點出來之後,農學生也是坦誠,【我要是弄的懂,我就去貓貓頭搞研究了,這東西我們那次去了好幾百人,能弄懂的一隻手都數的過來。包括同去的教授。】

【反正當時說了,貓貓頭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八千萬畝嚴重板結的低標準農田,另一個是兩億五千萬畝鹽鹼地。】

【現在我們帝都農大出身的農科院研究員文師兄,正在用這個技術在海南改良一萬畝颱風倒灌的鹽鹼地呢。】

這回雖然還是沒解釋明白,但是數字都看的懂啊。

幾千萬畝,幾億畝,不能種莊稼的土地變成可以種莊稼。

想想就提氣。

這才是正經的農業技術進步呢。

直入根基!

可想而知這會是非常長的一個過程,但是時間長不怕啊,幾年、十幾年、哪怕幾十年,哪怕只實現十分之一。

那也是滔天的功績!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