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這些,又過了會兒。
一前一後兩輛小麵包順著山路上來了。
前面那輛破的是強娃的車,駱一航認識。
後面那輛更破,應該就是讓叫來的工程隊的車。
看座駕就是專業人士,做工程的都開五菱,能裝人能拉貨,越破說明接的活越多。
下車一介紹,果然是老工程了,是專做農業的,開荒挖地扣棚刨塘子啥都能幹。
四十多歲年紀,曬的黢黑黢黑,這就是專業的膚色。
這人姓李,叫李正,駱一航隨著強娃喊他李哥。
介紹的時候就一直笑,一副不善言辭的模樣,顯得特別老實,憨厚。
還有雷厲風行。
上來之後水都不喝一口,就要去現場看看。
“來來來,坐我車,我車皮實。”
皮實,是對鄉下跑工程的車輛最樸實的讚美。
但是再皮實的車,也是四個輪子。
四個輪的車,那是真上不去。
“這個……還是坐我車吧,李哥你車上不去。”駱一航把自家的小摩托推出來了。
有點小,一般是坐兩個人,擠擠的話三個人倒是也行。
但是不包括強娃這種前凸後翹長寬比稍微有些“出色“的體型。
“這……”李哥有點為難。
強娃主動提出,“我腿著。你們先上去。”
“哪能讓伱腿著。”駱一航調侃一句,又推出一輛腳踏車,二八大槓。
強娃接過來,拍拍肚子自嘲道:“得,正好減肥了。”
“羅老闆對不住了。”“航老闆那咱走。”李哥還挺客氣,分別遞了一句。
就是這稱呼有點彆扭。
彆扭也沒轍。
強娃姓羅,駱一航姓駱,這倆姓發音很像,容易弄混,他叫強娃羅老闆叫慣了的,再叫駱一航就只有航老闆了。總不能叫一老闆吧。
駱一航載著李正沿著土路上臺子。
走上一趟,他就明白為啥不讓開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