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聲音,張桂琴戀戀不捨把眼睛從電視上轉開,駱誠迷迷糊糊睜開眼,丁小滿趴在窩裡懶洋洋搖搖尾巴。
“哦。“老兩口應了一聲,沒什麼反應,就是點點頭意思是知道了,然後問句,“吃了哇?”
對於兒子每天一兩千,每天一兩千的賺錢,他們老兩口已經麻木了。
駱誠後悔了好幾宿,心說早知道炸個花椒芽能賣這麼火,他早去賣了,前些年結的都糟蹋了啊,白白浪費好幾萬。
“吃了。”駱一航應一聲,又說一句,“明天田裡的菜摘些,有人要買。”
這可新鮮。
賣菜的話題馬上吸引了老兩口注意,張桂琴敏銳抓住核心問題:“要多少?多少錢?”
駱一航回答說:“先要了十斤,田裡夠的吧,賣了15一斤。”
“夠的夠的,現在一天能有二三十斤,只摘了咱家自己吃的,剩下都沒動,長的好著呢,等再下場雨,就該大批出咯。”張桂琴高高興興說了一堆,說著說著反應過來,“誒,你咋賣這貴?西紅柿十五?還是黃瓜十五?”
“都十五,不挑,您說咱家東西好不好吧。”
“好是好,可也不能賣那麼貴啊。”
好確實特別的好,那天第一頓可能是運氣好,但是後面這幾天每天摘每天味道都一樣好,甚至更好些。
但是張桂琴還是想不通,“你咋收人家十五塊,比地頭上翻了十幾倍嘞,別是騙人了吧。”
“一分錢一分貨,咱家十分貨,就能賣十分錢。”
駱一航說著掏出手機,開啟狗東,選擇生鮮類給張桂琴和駱誠看。
然後,兩人的三觀都受到了衝擊。
不理解,不明白,感覺這個世界都瘋了……
……
第二天,週六。
所以駱一航,上午跟父親駱誠一起清理了下水渠。
好些天沒下雨了,最近澆地用水又多,要從河裡多引些水。
下午也沒打算出攤,因為今天要聚會,怕時間不夠,再加上這些天花椒芽摘的有點多,得讓花椒樹緩緩。
中午吃完飯,駱一航父子扛著鋤頭,張桂琴挎著籃子。
一家三口一塊下田。
菜地裡的西紅柿已經長了好多,結的果子一串一串,棗子大、核桃大,最大有拳頭那麼大,青嫩嫩、綠油油頂個紅尖尖,大半紅屁股青,零星一個全紅的,被張桂琴輕輕擰下來小心放籃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