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一航這才意識到,剛才自己話裡好像有歧義。
“不是……”算了,現在沒人聽,以後再解釋吧。
天快黑了,趕緊上去一趟探探路。
駱一航撂下一句話,喝了口水,風風火火又跑出去了。
先在雜物棚子裡收拾了揹簍,再裝上蒙布,固定帶,鐵鍁,還有個三爪小耙子,就往外走。
剛出門口,駱誠急忙跟出來,說也要去。
駱一航:“我今天就上去探探路,您先歇著,養養力氣,明天有的是活要幹。”
好說歹說把老爹攔下來,自己上了山。
探路是次要的,上去好幾回了,哪裡好走已經摸得門清,主要目的是得試試看,一趟能背下來多少貨。
山上千把斤呢,即便是練氣三階,一趟也抗不完啊。
駱一航這次沒有躥,而是沿著山路慢慢往上走,一邊走,一邊拿鐵鍁把不好走的地方順手平整一下。
簡單來說,一個多小時後到了種豬苓的雜樹林子。
然後開挖。
那就更簡單了。
幾天沒見,一片片豬苓都從地裡冒出來頭,一圈一圈盤在地面上,好像是粑粑。
這種一圈圈盤著的就叫一窩。
長的太多了,駱一航到地方,採收,裝框,忙活半個小時,才裝了十幾窩,就把個大揹簍裝滿了。
看著好像沒多少,實際上拎拎分量,得有小一百斤了。
再看看林地裡,大片大片的豬苓只缺了一個小角角,幾乎沒見少。
駱一航有點犯愁,工作量很大啊。
小看了這片地的產量,明天一天還真不一定能行。
唉,多說兩天就好了。
可是話已經說出去了,只能這樣了。
想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