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區門口放下張老師,駱一航和強娃開車去市醫院接上已經下班的隋娃。
又是一番“熱情交流”之後,一行三人開始了屬於男人的夜晚。
不過在去的路上,駱一航順便問點事情。
“隋娃,認識收藥材的麼,屋裡老漢前兩年種了些豬苓,該賣了。”
隋娃大名隋勇,跟駱一航強娃他們都是六年的同學。
隋娃學習很好,考上了醫科大學學的中醫,現在在市醫院中醫科當大夫。
大夫嘛,肯定認識不少醫藥相關的人。
豬苓原材料歸藥材廠收,跟做成藥的製藥公司再到醫院還隔了好幾層呢,不算違反政策。
以前隨便閒聊的時候聽隋娃說起過這中間的差異,所以駱一航就直接開口問了。
隋娃也不廢話,直接掏出電話打一個。
接通之後,在同樣的一番“瓜娃”、“瓜慫”熱情交流後,說起了正事。
很快談妥了明天下午帶上豬苓過來,先看看東西,然後根據質和量定級定價。
掛了電話,隋娃介紹說:“這夥計在學校跟我一個屋滴,關係好嘚很。他學的藥理,跑去區裡藥材廠上班了,說的上話,肯定莫問題。”
有這話就行了。
天漢這地方,從古至今一直是重要的中藥產區,盛產幾十種中藥材,其中漢八味更是頂頂有名。
本地種藥材的多,收藥材的也多,醫藥相關的企業同樣很多。
鄉、縣、區、市各級都有藥材廠、製藥廠、醫藥公司之類的企業。
而隋娃說“區裡的藥材廠”,全稱是興達中藥材加工廠,是天漢市醫藥集團下屬的一個藥材加工廠,幾十年的老企業了,專做醫藥原料。
也就是負責把中藥材,從植物變成藥物原材料的步驟。
相對於種藥材的農戶、藥販子、收購站這條線來說,藥材廠屬於終端。
直接找上他們,跨過中間商,一步到位了。
所以說啊,回鄉有回鄉的好,辦啥事都能找到人介紹。
隋娃剛說完他跟電話那頭人的關係。
強娃在前面駕駛座上馬上扯嗓子嚎了一聲:“睡在我上鋪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