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師傅擀皮,駱一航他們一起動手包餃咂。
然後,就翻車了。
這麼薄的皮,太考驗技巧了。
小趙一上來,連續捅破了七張,放棄不幹了。
人家褚傑多聰明,根本沒上手。
羅少安更聰明,捅破了還又拿一張往上補,又捅破又補一張,三張合起來比餃子皮還厚,最後包成一個小包子。
這個就歸他。
駱一航還好,小心翼翼慢慢弄,耗時好幾分鐘,包出一個小小的餃子。
包是包出來了,外觀嘛,就不要談了。
就這林師傅還誇獎呢,“對,對,就只能包這樣小小的餃子,淮陰小餃嘛。”
駱一航表示,放棄。
太折磨了。
這一大幫人裡,唯有駱媽還能跟上趟,慢慢悠悠好半天一個,還能保持個完整造型,也沒捅破。
等林師傅都把皮擀完了,這邊包餃子的五個人,戰績十個。
林師傅洗了手,加入戰場。
只見他捏起一張餃子皮,抹一點點餡料在中間,不知怎的一捏一搓,就包好一隻。
圓滾滾、胖嘟嘟,坐在案板上特別好看。
接下來,就是林師傅的表演時間,幾秒鐘一個,手底下快極了。
這就是人間的參差啊,別拿愛好跟人家的職業比,真比不過。
刷刷刷刷案板上擺滿。
駱媽那邊剛又包了六個。
林師傅已經包了四十多個。
數數人頭,再看看鍋。
差不多能做一撥了。
“這東西必須趁熱,要不我先做一輪,嚐嚐味道。”
這項提議收到了一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