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工藝太複雜了吧。
“把外殼豎起來,慢一點,注意裡面的小碗,那個叫香盂。”
秦書飽隨著鑑寶人的話,將圓球從平託著變成豎直。
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圓球裡的小碗,竟然一直在保持水平。
鑑寶人看到這一幕鬆了一口氣,“左右轉轉,調轉都行,動作可以快點。”
隨後,更神奇的一幕出現。
不管秦書飽怎麼轉動,怎麼晃悠這顆圓球,哪怕轉了個圈。
球裡的兩個同心圓跟著各種轉,同步,但不同方向,角度也不一樣,眼花繚亂。
但是,中間的小碗永遠都是水平的,碗底永遠垂直向著地面。
這結構的作用一眼就看明白了,小碗裡要是裝上東西的話,球不管怎麼轉,裡面的東西都不會灑出來。
果然能轉,鑑寶人興奮的大叫,“看明白了吧,這就是陀螺儀的原理。”
原來這就是陀螺儀啊,剛才聽說是古波斯的,那時候波斯這麼厲害的嗎?
“什麼波斯啊,這是唐朝的,叫做香球,也叫香囊,流行於唐宋之間,一直到明朝還有呢,下面沒有流蘇位置,應該是唐朝的。白居易的詩,拂胸輕粉絮,暖手小香囊,說的就是這東西。”
原來這是個香囊啊,這麼神奇。
【不對啊,剛才說紋路是古波斯的麼】
看到這條彈幕,鑑寶人也納悶,“這確確實實是唐朝的香囊,國內有多件出土文物,法門寺地宮裡就出土過兩件。但多是花鳥紋、雙蜂團花紋、龍鳳紋、葡萄花鳥紋,聯珠紋和棕櫚葉,這還真沒見過。”
一件中國古代器物,為什麼會是波斯紋樣?
“邊上,邊上盒子裡是什麼,沒準有線索。”鑑寶人又想起了另一個長條木盒。
秦書飽放下香球。
依言開啟長條木盒。
裡面是捲起來的一張皮子。
秦書飽和曼蘇爾,很小心很小心的將皮子展開。
年頭太久,都變脆了。
卻發現不是皮子,而是羊皮紙,上面還寫著很多文字。
而在羊皮紙裡面,還卷著一個卷軸。
這個就特別特別東方了,跟古畫一模一樣,卻不是紙的,看材質像是錦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