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肥膘粒不是豬油,但是有些關聯,它是豬的皮下脂肪塊,是固體,也是提煉豬油的原料。
在烹飪中兩者的區別在於,肥膘粒的風味物質更多,用來增加香味。
現在做蘑菇也是如此,為了增香。
其實原理非常簡單。
蘑菇受熱膨脹後,細胞破裂,大量水分流失,結構發生變化。
也因此會導致細胞內和細胞間出現空隙,這些空隙會被油脂填充,甚至在熱傳導作用下,風味物質也會進到蘑菇裡。
進而使得蘑菇出現肉的味道。
豬油提供的是油脂,肥膘粒提供香味。
但是釋放多少水分,吸收多少油脂,掌握多少火候,就得靠林師傅的手藝了。
全新的食材,林師傅也沒做過啊。
就得慢慢試……
很快,林師傅那邊感覺差不多了,把用豬油和肥膘粒煎炸的蘑菇片撈了出來。
控控表面的油,也是稍微晾晾。
然後林師傅又把蘑菇片夾到盤子裡,遞到徐、王兩位面前。
三位大廚先嚐。
王師傅夾起一塊放嘴裡,眯著眼睛仔細品嚐,點點頭,“肉味進去了,這法子可行。口感也挺像。不錯。”
徐師傅同樣嚐了一片,同樣點點頭,又搖搖頭,“確實肉味進去了,不過有點過,發膩。”
林師傅嘗過之後,對另兩位大廚的話都同意,“有點像肉,軟爛不夠,油大,油氣重。我再改進改進。”
駱一航他們不用招呼,都等著呢。
同樣一人一片,分而食之。
駱一航夾起一片放進嘴裡之後,赫然發現還真的嚐出肉的味道,再配上中國美味蘑菇軟乎乎的口感,已經挺像肥肉了,除了沒法入口即化。
最最重要的是,保留了蘑菇的鮮味,一加一遠遠大於二。
但是,該說缺點了。
豈止是發膩啊,駱一航都覺著糊嗓子,一口一包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