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懷瑾不懂安容華為何總是拿秦素衿針對於自己,但這種針對,又並非惡意中傷,反倒像是無理取鬧。
安容華在夏懷瑾面前地無理取鬧,又豈止如此而已。
重頭戲的比舞即將到來,謝錦書可是胸有成竹,即便其他幾藝她都是稀鬆平常,這舞藝她卻是從小刻苦訓練,一日不敢懈怠。
只因安容儀從小教導謝錦書,只要舞跳得好,便能嫁得最好。
安容儀所言便是指當年的安容華,一曲飛凰入宮廷,榮華富貴枝頭上。
“當年我姨母就是在宮宴上因為一舞成名,聖祖皇上親旨賜婚給還是太子的先帝,從此得到了全天下女人夢寐以求的婚姻。”謝錦書只是講述,眼中都閃爍光芒。
眾佳麗各自準備好獻舞,各色舞衣如盛世花園,九天仙女下凡塵,人間百花競相豔。
安容華見她們一個個千姿百態,舞步翩躚,隨樂起舞。或有二者三者選中同一舞曲者便一同起舞,比分優劣。
“年輕真是好啊,不知我一把老骨頭還能否再次起舞?”安容華不由得嘆氣,夏懷瑾倒被她莫名其妙的情緒所吸引。
“王爺覺得她們舞得如何?”安容華忽然一問。
夏懷瑾驀地回過神來,再看舞者,在他心目中,當年安容華一舞后再無人能入他眼裡。
“本王不是很懂舞藝,自有舞教評斷。”夏懷瑾回道。
“王爺只需分辨是否賞心悅目便可。”
“本王……”夏懷瑾無言以對。
“靜靜欣賞好了。”安容華不再發問。
謝錦書一人獨舞,她自一上場,安容華便認出了她的扮相,鳳凰羽衣,燁燁生輝,琴曲轉換。
謝錦書的舞藝令安容華眼前一亮,相比較她其他,確實堪稱一絕。飛凰舞乃是當代舞中絕品,凡能舞動飛凰者,必須史上有名,為人稱道。而與飛凰舞相配的鳳求凰曲,亦被認為是曲中絕響。
安容華細細回味,夏懷瑾眼裡的溫情泛起舊日時光。
二十二年前,宮殿夜宴,夏懷瑾坐於宮廷樂師之首,案上靜置鳳尾琴。夏懷瑾掠動琴絃定音,琴聲空靈穿透整座宮殿,驚起酒杯漣漪,滿殿燈火都為之搖動。
安容華隨著曲樂出場,斑斕鳳凰羽衣掩面攜風而來,鳳凰展翅,輕盈之姿,飛舞之態,一舞驚天地動人心,在場之人皆棄酒忘食。一時千曲只為此舞作,燈火只為照舞影。
撫琴者夏懷瑾,手下七絃為之動容,恍若一時間,天地間只二人而已,唯獨鳳求凰。
安容華驚豔一舞罷了,滿殿寂靜,沉溺於此間久久無法抽離。
自此以後,就此一生,再無第二人能令他為之撫琴。
夏懷瑾從謝錦書懷念安容華,儘管在他心目中,無人與之比擬,但謝錦書至少也還有幾分像她的姨母。
舞試結束,夏懷瑾的情思卻無法釋懷,在碎月軒無止盡地發呆。
安容華卻前往錦繡宮視察,在慈姑陪同下,一個一個院的考察佳麗們私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