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楚王大機率是去打秋風了。
面對著楚國這一種巨無霸,周圍國家怎麼選擇繼續不用多說。
不過哪怕猜到了,江晨也沒有在意,這反而給他節省了不少事情,也能夠他看到更多的先代記載,對於他來說,很顯然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事情了。
至於這小國所受的“苦”,那完全不算什麼。
事實上,若不是他將大的諸侯國目光轉移了出去,恐怕這時候這些小國生存都是問題。
滅亡都只是時間問題,如今反而他讓這些小國避免了這一種結局,這一點當然不算什麼了。
“先生,這是楚王今日送入的一千二百卷。”
房間之中,李耳輕鬆的將一卷卷竹簡弄了進來,隨即朝著江晨輕聲彙報著。
“耳,接下來,你也出去走一走吧!”
“楚國之大,伱應能感悟一番。”
手中一卷竹簡放下,江晨的目光看向了李耳,沉吟了一下隨即開口。
“諾!”
李耳應聲,對此倒是沒有太過遲疑。
“去吧!”
“對了,告知子產等人,講學之時,這一卷為先。”
話語開口,江晨一揮手,下一刻遠處一卷紙張直接飛了過來,落在了李耳身前。
李耳小心接過,隨後點頭,身影緩緩退了下去。
“楚地!”
自語了一聲,江晨視線隨即收了回來。
對於他來說,李耳被他安排出去,一方面是為了李耳,另一方面自然也是為了楚地。
楚地雖然的確華夏化層度很高,可處於楚地之後他也發現了,楚地的華夏化只能說很高,卻不等於全部華夏化了。
吳越兩地都已經完成了,自然不可能留著楚地不管。
至於子產等人,自從進入楚地之後,他們就已經和之前處於吳越兩地一樣,開始了大規模講學了起來。
而相比於吳越兩地,幾人在楚地講學引起來轟動更大。
如今月餘的時間,幾人門下都已經接近數千人了,而且他們的影響力還在不斷的壯大。
楚國之地,其人數之規模,可不是吳越兩國能夠比擬的。
如今整個春秋,人口最多的當然是晉國,第二是齊國,而這第三就是楚國。
這還只是算納入楚國統轄的人口,實際上楚國的人數甚至不會遜色於晉國,甚至可能要更多。
這樣一來,子產等人講學影響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畢竟在這個知識還掌握在頂級貴族手中的時代,沒有孔子的出現,這一種講學,無疑是大多數底層貴族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