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法道也同樣不差,只是很顯然子產並不能夠完成締造出來這一條大道。
和李耳,和孔丘並不一樣。
在歷史上。
李耳是道家創始人,道教始祖,孔丘是儒家創始人,儒教始祖,這兩條道,哪怕在正常的時空當中都是屬於他們締造的存在。
可子產卻並非是法家的締造者。
是經過管仲、士匄、子產、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樂毅、劇辛等人予以大力發展,遂成為一個學派。戰國末期,韓非對他們的學說加以總結、綜合,集法家之大成。
至少如今的子產的法家之道,與如今的兩者之道差距還是很大的。
當然此刻的文道還是有些不同的。
哪怕是儒家始祖的孔丘,想要完善,也並非是一朝一夕之間。
這一刻他頂多只是超出了子產幾人一線,並未到達李耳的層度,更別說徹底凌駕了。
“多謝先生成全!”
“讓丘明悟此生之道。”
孔丘點頭,帶著感慨的開口。
此刻的他對於江晨的感激是實實在在的。
沒有江晨之前的指點,他想開闢屬於自己的道,恐怕還不知道何年何月。
而他是否有著這個時間,誰也無法保證。
“不必謝。”
“孔丘,看來,你應該已經明悟你的道。”
思緒流轉,看著孔丘,江晨沉吟了一下隨即開口。
“是的,丘已明悟!”
“先生,三月之後,丘就準備返回魯國。”
孔丘點頭應聲。
如今的他已經走上了屬於他的大道,自然也明白了自己的道在何方。
子產的道在於法,李耳的道在於自然額,而他的道則是在於教化。
至於如何教化,孔丘心中也有了足夠的念頭。
“去吧!”
江晨揮手。
孔丘則是躬身退了下去。
而當第二天黎明到來。
整個洛邑的人都知道了,一位新的煉氣化神存在誕生了,而且還是一位屬於自己創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