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不少諸侯國都會親自送一些學者進行來培養。
而效果也極為明顯的。
哪怕只是少數迴歸的身影,都足以解決國中大量的事情。
這讓各個諸侯國也嚐到了甜頭。
在接下來的時間,秦國,晉國,燕國,齊國,楚國相繼開辦了屬於自己的學宮,這些學宮雖然未必有著稷下學宮的師資以及能力。
可也代表著學說開始向著底層轉移了。
之前大量的高階知識都被頂級貴族所掌控。
說的的不好聽點,頂級貴族的時代,相比於封建時代可能都沒有差多少了,可底層的百姓,甚至還有可能身處於石器時代。
這就是知識的斷層。
可學宮接連的出現,卻是迅速之中改寫著這樣的局面。
特別紙張的出現,讓讀書,和學習變得並不是那麼昂貴。
雖說和後世那樣白菜價,基本是不可能的。
可知識的傳播的確要容易了太多。
而這些獲得知識的小貴族們,也逐漸成為了華夏進一步外擴的基礎。
這也是在過去不過十年的時間,整個華夏擴張會如此迅速的主要原因。
甚至若非是人口的限制,此刻的華夏擴充套件也許會更為的龐大,哪怕是佔據整個亞洲東部都未必不可能。
可如今,人口的確成了很大問題。
哪怕在過去十年之中,各國諸侯國都在想盡辦法增加人口。
一方面鼓勵生育,另一方面也在積極的化胡。
可人口依舊還是無法滿足那龐大的缺口所需。
畢竟鼓勵生育,人口也需要時間成長,十年的時間,哪怕是最早的一批,如今也才十歲,最小的甚至才剛剛出生。
而化胡雖然簡單,可為了避免主次顛倒,也不能夠一股腦將所有胡人都化為諸夏,這同樣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
如今華夏那一個個的諸侯國,不可避免的都是面臨著地廣人稀的局面。
這自然就形成了限制他們擴張的腳步。
不過如今,各國的新生兒增加也極為迅速,相信再過十年,整個華夏的人口將呈現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徹底消化如今的統轄之地並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特別到達如今,十年的時間。
基礎的修行之法,已經開始在整個華夏之地開始普及了起來。
不說人人都可以學習,至少一般的貴族,哪怕是小貴族,甚至流浪貴族,都是足以修行這一種修行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