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三皇之劫的字數和天人之劫的字數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和三皇之劫,依舊大多隻是自己創造的不一樣。
天人之劫,無論是人物,還是故事,都是根據著記載所編寫的。
唯一的區別,正如之前所說,只是將原本的故事加上了神話的色彩,而有神話色彩的部分則是進一步的擴大。
若是拋開這些神話的色彩。
那麼天人之劫,其實直接就是可以當做一本史書來看的。
甚至相比於後世任何的史書都要更為詳細。
因為這一刻,並未經歷過秦末大亂,也沒有經歷過歷史上那一處處的災難。
諸夏各國的傳承,和記載都還保留的足夠詳細。
並不需要和司馬遷一樣去依靠著口耳相傳去找尋資料。
江晨是用著各國守藏之書所編寫的。
無論真實度,和詳細層度都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而這樣一來難度也是極為巨大的。
哪怕以他的層次,也幾乎耗費了十年才徹底完成。
這十年他的心緒完全沉寂在了這其中,完全不再理會外界的變化。
而外界,則是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十年的時間,在過去的時間,也許並不久遠,甚至算不上一個時代的交織,哪怕是在春秋這變革的時代,變動也是以數百年來計算的。
可在這個時代,伴隨著江晨改寫了整個世界。
伴隨著那幾年江晨周遊整個世界。
這十年,給予世界,不,也許更應該說是給予華夏的變化之大,才到達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
十年,對於時光來說不過滄海一粟。
甚至都稱不上。
可對於華夏諸侯們來說,卻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為顯著的,就是如今華夏的版圖。
在原本的軌跡之中,如今華夏版圖也不過一隅之地,哪怕加起來能否超過三百萬平方千米都難說,可如今,整個華夏的範圍,卻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值。
此時的華夏諸侯們,北起西伯利亞平原,南抵呂宋,東至扶桑,西達蔥林,整個亞洲東部幾乎十分之九落入了華夏諸侯們的手中,哪怕東南亞也有著一大半落入了華夏諸侯手中。
十一年前,田氏以島國為領土,請求天子冊封,自此天下多了一個田氏諸侯,也多了一個由貴族直接封邦建國之國家,是為田國。
七年前,吳越兩國聯名上稟天子,以開擴千里為功績請求冊封,位列於侯爵。
五年前,趙魏韓三家同往洛邑,以北海之地為輿圖,獻於天子,天子冊封北海以西千里為趙國,北海以北千里為魏國,北海以東千里為魏國,皆為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