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江晨等人迎接到吳國,一方面他的確重視江晨這些大賢,另一方面他還有著一個目的,那就是藉此給越國施壓。
在對楚國動手之前,他必須要獲得更大的越國支援,或者說要讓越國同樣加入自己陣營當中。
而江晨等人無疑成為了他最好的工具所在,天下之賢者,其才能曠古爍今,處於他們吳國之中,越國需要不需要擔心,為他們吳國出謀劃策,從而解決他們越國。
只要擔心了,那麼越國就必然會採取行動,要麼率先發動攻擊,要麼就是前來吳國,獲取主動。
發動攻擊,以目前越國的實力是完全沒有這一份能力的,那麼就只剩下來最後一個了。
而只要越國到來,被他拿捏那還不容易。
這就是他的打算。
而情況,也正在朝著他的預設所在前進著。
甚至比他預想之中都還要好,因為越國國君這一刻親自到來了。
大殿之中吳國國君餘祭在等待著越國國君的到來。
而此時的越國國君,經過了月餘的舟車行駛,也已經深入了吳國疆域之中。
此刻的他們正處於吳國的另一座城池當中,而他們的行程也因此停了下來。
因為城池之中,有賢者正在講學。
哪怕是身為越國國君夫譚,都不由被吸引住了。
“國君,此講學者為鄭國之子產,也是於那先生坐下,據說是奉那一位先生之命於吳國各地講學,開吳國之民。”
一名僕從恭敬的彙報著。
“子產,寡人早聞子產之才,未曾見子產之才都要拜於那一位先生。”
夫譚輕嘆了一聲。
鄭國子產,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名聲不可謂不大,哪怕是越國國君都聽聞過其人。
而聽著子產受學於江晨,夫譚更是不由震驚。
“國君,有子產等人於吳國講學,百年之後,吾越國恐怕差已。”
旁邊一名老人則是帶著嘆息開口。
他此刻看的更遠。
子產等人於吳國講學,如今也許看不出什麼,可幾十年後,整個吳國恐怕會得到難以想象的發展,而他們越國將會被徹底拉開。
“國君拜會先生,請勞煩先生於我越國也講學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