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幾日,是遊可最為愜意的日子,伴著溫馨的記憶,他睡得極好。除了首日,多夜無夢。待第5日清晨醒來時,一褸溫暖的陽光正透過窗戶,溫柔地灑落在遊可的臉頰上。
遊可家的老宅修在一處較高的山坡頂上,門口視野極為開闊。老宅方方正正,坐北朝南。中間是堂屋,左右各有幾間。右邊最裡面是廁所和分別圈養牛、羊、豬的圍圈。
堂屋前修整開了一小片院壩。在等到有收成時需要能夠攤得開的地方晾曬稻穀、包穀之類的農作物時,壩子就派上了大用場。
這都是農村裡常用的佈局。
老宅的前面一條水溝環繞,溪水潺潺,沿著山勢自左而流向後方與對面的山體正好形成左右一個隘口。恰似左青龍右白虎的格局,俊川秀水,猶如油畫般美麗。
遊可跨步走出門來,舉目就已是十幾公里以外的遠山,青山綠水、層巒疊嶂。真是應了蘇軾的那首七言絕句《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清晨燕語鶯啼、嚶嚶成韻,旭日東昇,滿地朝暉,一切生機勃勃。
遊可放下昨日讀到一半的《史記》,雙手交叉,舒舒服服地伸了一個懶腰。突然覺得雙手發漲,感覺下丹田之處似有無窮無盡的能量湧動,真的是神清氣爽,精神倍增,人的精神面貌也和以往完全不同,當下極有想活動一下筋骨的衝動。
突見一群麻雀從對面山崖上遠遠地飛起,於是撿起一粒圍棋子大小的石頭子,瞄了一眼其中一隻飛在最高處的,左手隨手扔去。嘴裡還故作一聲“砰…”,順勢擺了個彎弓射大雕的造型。
哪曉得他嘴裡的“砰”聲未落,那隻可憐的出頭鳥已應聲而落,這看似隨意的一擊竟然直擊鳥首,麻雀頃刻間羽落命斃。遊可大奇,心想不至於這麼幸運吧。
心念一動,當下又從地上撿起幾粒石子。
眾鳥被驚,在空中不約而同地轉了一個急彎,掉頭往西飛去。說時遲那時快,遊可右手輸送,左手出擊,“嗖、嗖、嗖“三子飛出,竟然又有三隻麻雀步了頭鳥的後塵。
對面山崖少說也有百米開外,先不論精準度,這力道已是萬分驚人。遊可大喜過望,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頃刻間忘了那句“得意勿忘形“,高興得跳了起來。
這一跳,也真是非同小可,陡然間遊可感覺自己竟離開地面有3到5米高。
人有上中下三丹田:上丹田為督脈印堂之處,又稱“泥丸宮”;中丹田為胸中膻中穴處,為宗氣之所聚;下丹田為任脈關元穴,臍下三寸之處,為藏精之所。丹田是各門各派氣功或運氣方法必修之所在。上丹田為性根,下丹田為命蒂。
性命交修,遊可一年來在懵懂中早已打通大小周天和任督二脈,達到古代內功絕頂高手的境界。這些內功心法早已失傳,古代名家尚需要數十年的正確修為,方几百年間出其一、二,遊可藉助著外力竟然也達到了同樣的結果,甚至與古代修行者眾多雜亂的修行方式比較起來看,他的這種融會貫通來得更加純粹,更加科學,結果上正所謂殊途同歸之妙吧。
他體**力與日俱增,肌肉力量、靈活度、腦力、視力等等機體各方面的能力均已經遠超常人。而跳躍起來如此高度,倒不是他練成了絕世“輕功“,卻是因其腿部和腰腹各處的力量也大得嚇人,猛然間大腿處的股四頭肌群和臀大肌的一緊和一張,這一躍,就好比那電影中的綠巨人一樣,力大無窮,高度自是常人無法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