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坐著的這個女孩,正是“留海姑娘”。
兩人都顯得十分驚訝,甚至帶著一種喜悅。是啊,現實生活中,就有這麼多巧合。
同樣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看來,會有不同的理解。
在“留海姑娘”看來,這是一種緣分,似乎是上天註定了的緣分。本來上次見面的時候,兩人都覺得有些意猶未盡,沒想到老天又讓們碰面了;
在章嘉澤看來,這就是一種巧合,純粹的巧合。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巧合也時有發生。
“留海姑娘”的臉上帶著微笑,看著章嘉澤,不解地問道:
“這麼?你……也是……勤工助學的?”
聯想到上次在食堂看到章嘉澤搬運垃圾桶,再結合章嘉澤現在在圖書館看書,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章嘉澤也是一名勤工助學的學生。
章嘉澤笑了:
“我?我看起來像學生嗎?”
的確,章嘉澤雖然已經30多歲,但看起來跟學生模樣的差別其實並不大。
“留海姑娘”不知道如何接話了,紅著臉點點頭:
“是啊……難道你……不是學生?”
接下來的十多分鐘裡,兩人一直小聲交談著。從交談的資訊中,章嘉澤知道這個留著留海的姑娘,真的名字就叫“劉海”。
“你是先叫劉海這個名字還是先留留海這個髮型?”章嘉澤幽默地問道。
劉海被章嘉澤的幽默逗笑了:
“你真有趣……當然是先叫這個名字了……其實這個名字挺男生氣的對吧?”
章嘉澤說道:
“挺好的啊,留著留海,名字也叫劉海,讓人印象深刻。”
從劉海的口中,章嘉澤得知劉海是英語系一名大三的學生,因為家境貧寒,父親病逝,母親改嫁,從小跟奶奶一起長大,所以讀大學非常辛苦。三年以來,她靠著獎學金和勤工儉學的機會,自己掙生活費。
先前,章嘉澤覺得自己是一個孤獨者,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自己就是一個苦行僧,沒有同路人,而現在,他覺得劉海跟自己是同路人了。
“同病相憐”,這兩個人海中的孤獨者,就這樣相識了。
人都是群居動物,沒有人天生願意成為一個孤獨者。自從認識了劉海,章嘉澤覺得寫作的動力更強勁了;而好像是一種期待,沒有課的時候,劉海都會到圖書館來,坐在他們第一次見面的位置,他們形成了一個約定:誰先來誰就幫著另一個佔位置。
這樣一來,他們每次在圖書館都能坐在一起。
當劉海得知章嘉澤是一名作家時,驚訝得張大了嘴巴。
“你都寫過什麼作品啊?出過書嗎?”單純的劉海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