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漢之魂> 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 (3 / 4)

是春,秦盜入山西,犯襄陵、吉州、太平、曲沃。

夏四月辛亥,朝鮮國王李倧奏辨;報聞。

乙卯,上齋居文華殿禳旱,諭百官修省。

東江舟師集南海口,抵覺華島。適劉興治稱兵皮島——興治,故將興祚弟也;居開原衛,迎降;清見親重,名曰愛塔。及遼陽平,謀還鄉。癸亥春,守金、復,令幕客金某通登萊總兵沈有容渡海內應。中軍王丙洩其謀,收訊;興祚兄弟不承,乃戮丙,誅復州人十餘萬。興祚等倖免,圖歸益急,先求出外。越數夕,擇貌類己者醉之,衣以己衣,縱火;劉氏兄弟哭曰:『愛塔自焚矣』!驗之信,不知其走皮島也。戊辰春,袁崇煥以聞,授副總兵;謁孫承宗于山海關,西寧前道兵備副使孫元化委兵八百人,俾西援;或疑之,興祚不敢前,承宗令鄭一亨同興祚合四千人專護永平。建昌道臣不可,遂令一亨守豐潤,興祚同臺頭營將王維新等襲清兵於青山營,興祚先登,素諳邊形故,急莫能辨,遂大勝;還太平,各歸鎮。庚午元日,興祚至灰口,俄值清兵數千騎,馬不及甲,步鬥,殺傷過當,突中流矢死;弟興賢被執。先,興治留皮島,攝西協事,素武健;忿兄死未恤,又怨署島副總兵陳繼盛,佯祭興祚,諸將來唁,殺繼盛;及調官王遠督糧經歷劉應鶴等十一人引眾迎兄興沛於長山島,大殺掠。孫承宗以聞,命承宗戢之。兵部言:劉興治、興沛踞皮島,拘兵舡、商舶;此不南走登萊、西叩榆關,則縱橫諸島間據為扶余,是又生一敵國矣。今當令總兵張可大回登州,嚴兵以待;龍武三營駐防覺華島,檄副總兵周文鬱、劉應龍前往相機招戢,如定亂,即佩大將印。上並從之。周文鬱入皮島諭興治,又督餉戶部郎中宋獻駐旅順島諭各將安輸,承宗又遣諸生吳廷忠諭之,興治等稍戢。

陝西邊盜苗美西奔,官兵追至白家嶺,多斬獲;解散。

壬戌,賜故都督戚繼光表忠祠。

祖大壽拒清兵於永平,設三伏以待,誘敗之;遂薄城下。時遵化、灤、永等城已為清所下,眾議先攻遵化,後灤、永;孫承宗謂屯豐潤、玉田以牽遵化,當先灤州。至是,捷上;有旨「當乘機用力灤、永,勿專待遵城聲援,致生遷延」。諸將因辦餉、治攻具。

烏思藏僧來貢。

甲戌,孫承宗令參將黃龍、汪子淨攜攻具、持十日糧赴樂亭、昌黎,遊擊傅以昭屯撫寧,副總兵劉應選、鍾宇等屯樂亭,參將張存仁、遊擊孫定遼、蔡可賢合兵圍遵化。

賊王子順、苗美陷蒲縣。蓋山西自河曲、保興以至蒲津千五百餘里與秦中鄰,河最狹;賊自神木過河陷蒲。已分二部,東擾趙城、洪洞、汾、霍,西掠石樓、永和、吉、隰:賊號「橫天一字王」。

是月,鳳陽大雨水,太白晝見,熒惑復入鬼宿。

光祿寺卿何喬遠薦華亭布衣陳繼儒博綜典故、諳通事務,亦當加以一秩——如先朝文徵明故事;章下所司。

五月乙酉,各鎮兵向灤州。先是,開平監紀主事丘禾嘉及豐潤總兵尤世祿以清書至通,款白孫承宗;奏上,上切責之,趣承宗曰:『關、寧兵將付卿,朕睠焉東顧,炎蒸洊至,弓弛騎汗;不即舊愾,待秋高馬肥始圖,豈兵事堪茲留處!卿其灼觀機位朕眷倚。特此馳諭』。承宗因檄總兵馬世龍屯豐潤,待合擊;檄總兵朱梅以遊擊靳國臣取遷安,檄協將王維城、路將馬維英、張國振同參將孫承業、劉卯域等候大兵趨灤州合攻,以牽遷安之南援;檄中軍何可綱、參將申其佑、遊擊嶽惟忠等分雙望各山牽永平之師,遊擊劉法、守備劉啟職合三萬人屯灤州之蓮泊,各持白棓為聲援兼鄉導焉。承宗駐撫寧,祖大壽來開平會之。己丑,祖大壽抵灤州,攻之。辛卯,入灤州,各鎮兵分攻,梯而上。清兵出戰東門,遇大壽伏發,不利,還永平。

壬辰,各鎮兵入遷安。癸已,入永平。清兵屢卻,稍稍引還。何可綱等居永平,諸將俱至;承宗檄禾嘉等曰:『向西北,遵化城必虛。大兵躡擊,橐重而遲,易及也;仍率輕騎追於塞下』。大壽如其言。甲午,入遵化,總兵宋偉同關外副總兵謝尚政、川湖副總兵鄧玘等先登,清兵自北門整旅而歸。承宗入永平,撫慰士民,回駐山海關以收復四路,上露布報捷。

甲辰,神廟皇貴妃鄭氏薨。

六月壬子,賊王嘉胤攻陷黃甫川、清水二營。次日,陷府谷縣,復圍孤山堡;榆林道白貽清遣兵敗之,遁入府谷。洪承疇等圍之,斬獲甚眾。

辛酉,進禮部尚書溫體仁、吳宗達兼東閣大學士,直文淵閣。

禳旱,諭百官修省。

工部左侍郎沈演上言,□許插漢虎墩兔憨款貢。

上齋居修省,遣大臣祭南北郊、山川壇禱雨。

流寇破金鎖關,殺都司王廉。

是月,修三屯、大安、喜峰、冷口、建昌等處城堡。

都司艾穆蹙盜於延川、清澗,盜始求撫;蔣士忠遣故降人李光煃入其營招諭,王子順、張述聖、姬三兒俱降。時神一元、一魁、王嘉胤等掠延安、慶陽,城堡多陷;楊鶴主撫,不以聞。鶴及劉廣生各遣材官持牌四出招盜,黃虎、小紅狼、一丈青、龍江水、掠地虎、郝小泉等俱先後給免死牌,安置延綏、河西;然不焚殺,其淫掠如故:百姓吞聲、有司莫敢告而寇患成矣。

御史張養言陳鹽政五事:曰重邊商以維祖制、禁浮課以絕佔窩、疏存積以應積需、革割沒以清宿弊、躬交代以防欺侵;章下所司。

兵科給事中劉懋上言:『秦之流賊,非流自他省,即延慶之兵丁土賊也;邊賊倚土賊為鄉導,土賊倚邊賊為羽翼。六、七年來,韓、蒲被掠,其數不多。至近來荒旱頻仍,愚民影附,流劫於涇原、富、耀之間,賊勢始大。當事以不習戰之卒剿之不克,又議撫之。其剿也,所斬獲皆饑民也,而真賊飽掠以去。其撫也,非不稱降;群聚無食,仍出劫掠,名降而實非降也。且今年麥苗盡枯,鬥粟三錢;營卒乏餉三十餘月,即慈母不能保其赤子,彼官且奈兵民何哉!且邇來貪酷成風,民有三金納賦,不能得一金;至於捕一盜而破十數人之家、完一贖而傾人百金之產,奈何民不驅為盜乎!若營兵曠伍,半役於司道、半折於武弁;所餘老弱,既不堪戰,又不練習:當責督、撫清汰操練,以備實用也』。

削工部尚書南居益職——以軍需不辦也。以劉遵憲為工部尚書。

是月,山西流盜犯石樓、永和,破蒲州、潞安,官兵敗沒。

秋七月辛巳,大雨竟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