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漢之魂> 第九百五十三章:圍住高迎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五十三章:圍住高迎祥 (1 / 2)

古都西安城高牆厚,糧草充足,有流寇、老百姓不下於五十萬,其中能夠參與守城的青壯年不低於十五萬。

經過多方確認,高迎祥和一大半大賊骨頭被圍進去了,孫傳庭、陳奇瑜這兩位剿寇多年的文官興奮莫名。

往事歷歷在目,他們哪會肯再來一次打蛇不死?

以前也曾經多次圍困流寇,可惜最後都是功虧一簣,主要原因就是大明文官武將各懷鬼胎,士卒惜命愛財不肯苦戰。

如今有了萬眾一心的“紅旗軍”,大事可成!

孫傳庭、陳奇瑜部署包圍之時堅決不採用圍三厥一的辦法,就是要滿足此戰徹底消滅流寇有生力量的計劃,不肯他們逃入山區增加圍剿的難度。

他們相信“紅旗軍”的戰鬥力,相信這些英勇的將士們能夠把包圍圈經營成為銅牆鐵壁,流寇敢來拼命只有一個結果——送命!

但是奪取西安不能複製火燒瀋陽的模式,一把火燒死四五十萬漢人,縱然這些人中有一大半是流寇或者流寇家小,黃漢也不能這麼做。

採取長期圍困的模式也不行,因為真到了缺糧之時,率先餓死的一定是老百姓,流寇的老營人馬肯定會一直堅持到最後。

秦良玉只知道“漢王”完成了平遼,但是不知道“紅旗軍”奪取瀋陽的細節,由於殺戮太重,“紅旗日報”有關於瀋陽攻防戰的報道也是含糊其辭。

老夫人見到了已經貴為侯爵的憨子後,特意擺開宴席請憨子和孫傳庭、陳奇瑜等等文官武將喝酒,席間細問整個平遼大戰的始末。

經歷過平遼大戰的文官武將都樂意一邊喝酒一邊講歷時一年有餘的戰事,特別是幾乎每一次大戰都沒有缺席的憨子。

憨子打心眼裡尊重秦夫人,一直以晚輩自居,當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不僅僅講了十幾萬騎兵對決的震撼,還講述瀋陽過火後化為焦土的慘景。

憨子很誠懇地告訴秦良玉以及白桿兵諸將,如果採用奪取瀋陽的方式拿下西安,城中的幾十萬軍民肯定十不存一。

因此“漢王”下達命令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採取宣傳攻勢儘可能瓦解流寇的軍心,爭取流寇投降是接下來的主要工作。

秦良玉聽得津津有味,腦海裡浮現出鐵馬冰河,耳中貌似聽到了一浪高過一浪的喊殺聲。

她得知“紅旗軍”明明可以唾手可得西安城殺光流寇,卻因為心存善念放棄了最簡單有效的烈火焚城,大加讚賞。

這段時間老婦人心裡疑竇叢生,意識到“漢王”的不臣之心,她想著早日平定流寇進京看看情況,準備為崇禎皇帝盡忠。

在秦良玉心目中,大義大過親情,她肯定會跟膽敢篡位的“漢王”兵戎相見。

只不過她不知道,時過境遷,她僅僅代表她個人而已,說不定連親兒子馬祥麟都指揮不動,指揮千軍萬馬跟“紅旗軍”開戰的可能性為零。

“漢王”刻意給錢糧拉攏白桿兵將士們,已經持續幾年,川人講感情重義氣,如今“紅旗軍”、白桿兵簡直是親如一家,哪裡打得起來?

末代大明如秦良玉這樣愚忠之人能有幾個?絕大多數川中將領都會分析利弊,川人的女婿“漢王”做皇帝,川人哪裡會吃虧?

況且這幾年“漢王”的恩德惠及整個蜀中大地,給成千上萬饑民帶來了溫飽,“漢王”稱帝,能有幾個不樂見其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