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軍”厲害眾所周知,可是怎麼連娘們兒也如此兇悍?真他孃的見鬼了!
流寇們欲哭無淚,在犀利的攻擊下,要不就是望風而逃,要不就是舉手投降。
女兵營一路高歌猛進打出了軍威,“秦”字大旗指處無堅不摧,“漢王”妃秦妡怡的名聲大噪,川妹子們的地位日漸提高。
馬祥麟、秦翼明等等都讓著妹妹秦妡怡不主動爭功,他們每戰都佈置人馬裝備隨時策應“紅旗軍”女兵營。
後來他們發現,女兵營真做到了巾幗不讓鬚眉,綜合戰鬥力還強於白桿兵,難免心生感慨!
觀戰的秦良玉、張鳳儀都是行家,她們觀看了幾次步炮協同的奪城之戰,領悟到了火力的重要性,明白以後的戰術、戰法都會發生徹底改變,人海戰將要退出歷史舞臺。
發展火器乃是必由之路,秦良玉下定決心,此戰過後一定要爭取讓白桿兵全部裝備自生銃,為此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出川大軍戰果輝煌,一路攻城拔寨招降納叛,九月九日,五萬餘人馬已經推進到離漢中城只有二百里的光霧山南麓。
駐防漢中的是高迎祥麾下大將、李自成的侄兒、綽號“一隻虎”的李過,留守西安的是高迎祥的兒子高一功和心腹大將劉哲、黃龍等等。
李過駐防漢中就是防止明軍出川發動攻擊,有心理準備,也有應急預案,不是什麼高明的破敵之策,而是收縮兵力嚴防死守城高牆厚的漢中堅城。
只要堅守中漢中贏得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夠等來主力回援,屆時展開反包圍,勢必重創川軍,然後跟蹤追擊順勢殺入四川。
計劃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在流寇那裡不僅僅有靳明虎這樣的無間道,還有太多旗衛潛伏。
高迎祥制定的攻防計劃,採取的軍事行動,“紅旗軍”總參謀部早就瞭如指掌。
說實話,孫傳庭、陳奇瑜、曹變蛟、黃得功等等以前率領明軍跟流寇幹都沒拿正眼瞧那些烏合之眾。
現在的麾下都是忠誠度、紀律性、戰鬥技能無可挑剔的“紅旗軍”將士們,他們哪裡會把流寇放在心上。
他們同樣不擔心白桿兵的戰鬥力,也沒有輕視川軍的堅韌,再加上有六營“紅旗軍”乙種營參與川北的行動,那許多人馬流寇根本吃不下。
秦良玉、馬祥麟、張鳳儀、馬祥和、顧準都是久經戰陣,他們手中有五萬餘如臂使指的軍隊,有精良的裝備,縱然不能輕取陝西,也能夠自保無虞。
黃漢是帶著上等視角的穿越者,更加知道明末流寇就是一群禍國殃民的跳樑小醜而已。
崇禎十七年,以“李闖賊”為首的流寇奪了京城正是鼎盛之時,吳三桂的幾萬關寧軍都能夠在一片石跟他們死扛。
多爾袞的幾萬滿蒙騎兵加入戰場後,就如同摧枯拉朽般,一戰就打得奮鬥了十幾年的“李闖賊”輸光了本錢,從此一蹶不振。
現在的流寇質量恐怕還比不上“李闖賊”奪下京城之時,“紅旗軍”卻是發展到了一個高潮,如今關內、關外的正兵數量不低於二十五萬,衛所軍人馬還要超過二十五萬。
不算上鄉勇、團練,僅僅衛所軍、正兵就已經超過五十萬,數量遠遠超過流寇的實際兵力,質量即便達不到以一當十,以一敵三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