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者賞,而且很及時,鎮撫官確認得到了斬首功的蒙古輔兵當場就被宣佈提高等級,輔兵拿衛所軍待遇,已經是衛所軍的立刻轉正成為“紅旗軍”騎兵。
臨陣頒賞雖然有些糙,但是對於基本上是文盲的蒙古人行之有效,眼看著幾十個同伴獲得了提拔意味著待遇翻倍,六千餘人全部如同打了雞血般興奮。
他們都知道將要迎戰五萬清軍,只要手腳快得到一級斬首功應該不難,妻兒能不能過上好日子就在眼前。
主動求戰的騎兵從氣勢上就蓋過了清軍,用萬眾一心來形容迎戰的所有人馬一點點也沒有誇大其詞。
黃漢的親衛營全是騎兵,超過一半少年能夠騎戰。
憨子、楊大年的加強營擁有兩個千總騎兵,王志誠、王展鵬、桑羽、劉奮勇、袁思明等等八營人馬都有一個千總足額騎兵。
父親黃沂州也參戰了,他興致勃勃率領一個把總的親衛騎兵結陣如牆往清軍集結的方向推進。
黃漢如今當然是一言九鼎,可是每當父親在場之時還真感到左右為難,還好“紅旗軍”法度比較完善,主將不可能身先士卒。
“紅旗軍”騎兵精銳大部分在這裡,折了主將之一黃沂州的機率應該很低。
憨子和楊大年見老家主上了陣哪敢造次,他們親自率領直屬騎兵把黃沂州圍在中間,並且告訴麾下將士們,如果老家主傷了一根汗毛咱們都別回去了。
黃漢其實捨不得用騎兵硬碰硬,他還是準備採取步兵推著一磅弗朗機小炮車結陣前進,先轟擊滿蒙騎兵再發動騎兵集團衝鋒。
可是夏天的大草原土地鬆軟,即便一磅炮只有一百來斤加上炮車總量也不輕,故而導致車輪經常陷入泥濘裡,大大影響了步兵軍陣推進的速度。
而此時殺敵熱情高漲的蒙古輔兵已經主動遊走在軍陣之外圍殲清軍遊騎,漸漸的就因為立功心切脫離了軍陣。
見步兵推進速度不理想,幾千蒙古輕騎兵已經前出十里,憨子、楊大年等等將領要求率領騎兵結陣衝殺得到了批准。
黃漢不擔心“紅旗軍”精銳騎兵打不過滿蒙騎兵,只是擔心傷亡過大慘勝如敗,現在到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時候唯有表現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勢,不計較得失直接發動騎兵衝陣。
清軍的遊騎不多才兩三百而已,想獲得斬首功的蒙古輔兵太多達到五六千,根本沒有接戰,清軍見如此多的蒙古輕騎兵湧來趕緊開溜,誰知蒙古人窮追不捨。
後續的遊騎趕緊接應,緊接著不斷有滿蒙騎兵加入戰團,本來應該屬於小打小鬧的斥候戰還打出了千軍萬馬,連杜度都帶著親衛上去了。
可惜持續的時間不長,那是豪格已經試探出“紅旗軍”人數超過他率領的人馬,他老子千叮嚀萬囑咐起到了作用,豪格不敢放手一搏,鳴金收兵又退了五十里。
萬馬奔騰,喊殺聲驚天動地,雖然清軍不是被殺退,而是被逼退,即便如此也能夠證明騎兵對決“紅旗軍”不憷所謂的號稱“滿萬不可敵”的建奴騎兵。
黃沂州、劉之倫、鄭國昌都親身體驗了“紅旗軍”的野戰能力,都覺得快慰平身。
眼看著天色已晚,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夜戰不利於“紅旗軍”火器的發揮,黃漢也收兵就地紮營。
天蒼蒼野茫茫,五六萬人馬在遼闊的大草原如同滄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