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漢之魂> 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 (1 / 2)

第三天,鄭芝龍有幸參加了三艘已經完成試航交於龍武水師服役的戰船命名、交接儀式。

三艘分別叫做“漢江號”、“江華號”、“釜山號”的排水量達到兩千噸的戰列艦震撼了鄭芝龍麾下的將領和足兩千兵丁。

鄭芝龍、鄭芝虎、甘輝等等將領登上三艘戰列艦仔細參觀,他們看到了黝黑錚亮的一門門大炮,見識了大炮的威力和射程。

他們心裡僅存的那一點點驕傲蕩然無存,僅僅這三艘戰列艦恐怕動用所有的鄭氏集團的戰艦來圍攻都無法取勝,以後如果想跟龍武水師為敵那肯定是自掘墳墓。

黃勇、黃義花了足四個月又跑了一趟南洋,不僅僅運回來一百萬石大米,還購買了五百萬斤原產地印度的棉花。

廣南國、大越國、小呂宋的農民因為種植生產大米能夠擺脫貧困,積極性高漲,播種面積與日俱增,政府當然不可能吃虧,多出了耕地,田賦自然多出不少。

現在三個國家的官員和升斗小民就擔心萬一哪一年大明不來採購,他們手裡的大米就會形成積壓,國內的糧價最少會下跌一半,種糧食的農民都會虧大本,他們的勞動成果就會付之東流。

大明絲綢、布匹的生產工藝領先世界,已經形成了產業鏈,產品是出口貿易中的搶手貨,養活了幾十萬織工。

棉花、生絲的需求量很大,導致江南太多農戶放棄種植糧食轉而種植經濟作物,使得江南糧食產量逐年下降。

能夠從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人手中購買到原產地印度的棉花相當於增加了糧食播種面積,黃漢大力提倡,在時機成熟之時可以跑去印度直接進貨。

主力船隊回來後沒有閒著,幾千新畢業的水手、炮手、陸戰隊員即刻上崗換下大部分遠航歸來的乘員休息,船隊投入到運輸移民的工作中兩個月。

鄭芝龍的船隊也一直沒閒著,他們往來與登萊、天津衛運送移民。

鄭芝虎、甘輝見徵虜大將軍貌似根本沒有用他們參戰的意圖,真是讓他們承擔運輸任務,很是失望。

兩個月時間過去了,他們看到了遼海的繁忙,看到了龍武水師擁有的戰船數量,看到了水師陸戰隊、水手的精神面貌更加懂了日後只能選擇跟徵虜大將軍合作。

鄭芝龍、鄭芝虎、甘輝等等終於見到了老熟人,原十八芝大頭領之一的施大瑄。

這幾年由於做事認真經常立功,施大瑄已經得到了遊擊將軍實授,他兼職排水量一千五百噸戰列艦“遼陽號”的船長,並且管帶八艘同一級別的戰列艦。

不算上水師陸戰隊,施大瑄戰鬥編隊的正常乘員就達到三千六百人。

時過境遷,鄭芝龍哪裡還會計較施大瑄投靠了徵虜大將軍,做出一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大度,心裡卻完全不是滋味,貌似施大瑄在“紅旗軍”體系混了幾年都趕上自己了。

心情舒暢的施大瑄請老朋友喝酒,大講特講這些年在“紅旗軍”體系是如何過得舒心,大講打得西夷甲板大戰船舉白旗投降之時是如何愜意……

七月初一,黃漢特意宴請龍武水師把總以上級將佐,也算作是為他們大多數人送行,因為七天後正是黃道吉日,龍武水師主力又要出發跑南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