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漢之魂> 第六百六十六章:野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六十六章:野戰 (1 / 2)

很明顯,旗衛暗中協助錦衣衛嚴查奸細起到了效果,規範倉儲和生產流程提高了安全性。

記載於歷史的崇禎七年九月再次發生的安民廠火藥庫大爆炸,造成軍民官宦傷亡數千的慘事沒有如期而至。

敵人是無處不在的,建奴和流寇都有可能派遣奸細進入大明還在堅守的城池進行破壞,一個個甄別流民實在太難,乾脆採取嚴格管控,準出不準進。

因此黃漢率領小十萬人馬出了紫荊關沒多久就被太多老百姓發現了紅旗飄飄,成千上萬飢寒交迫的老百姓跌跌撞撞跑來投靠“紅旗軍”找活路。

還好黃漢有心理準備,也早就做足了功課,這一次攜帶的一萬五千架獨輪車和三千五百輛四輪馬車上有一大半物資就是糧食,總量達到六萬石。

因為還有大量海魚、肉製品罐頭隨軍運輸,將士們能夠補充蛋白質,六萬石糧食能夠管十萬大軍七十幾天的消耗,或者能夠讓三十萬老百姓維持三個月有餘的基本生存需要。

黃漢不怕“紅旗軍”餓肚子,只要清軍有得吃,“紅旗軍”就永遠餓不著,打死建奴、韃子搶糧食,擊斃的戰馬還能夠提供肉食。

真的面臨絕境之時,完全可以考慮殺建奴、韃子做燒烤。

其實用不著擔心糧食問題,建奴搶劫到手的糧食多著呢,朔州城裡保守估計不會少於五十萬石。

拿下雁門關就已經繳獲了五千餘石麥子和雜糧,居然還有牛肉,這應該是韃子和建奴殺了漢人的耕牛。

劉在旗組織一萬透過甄別的青壯年成立鄉勇自衛隊參與管理和勞動,給了他們吃三餐每天有兩個炊餅的待遇。

所有的鄉勇左臂上都套著一個有編號的紅袖箍,手裡有一根白蠟杆長槍。

最簡單有效的武器就是長槍,造價便宜容易掌握,有心理準備的劉在旗攜帶了足五萬個虎穴城兵工廠量產的槍頭。

難民裡什麼人都有,木匠、鐵匠、泥水匠太多了,尋找製造合適的槍桿不難。

有“紅旗軍”提供保護還管兩餐得到了七八分飽,有能夠遮風避雨的帳篷,還有一萬手拿白蠟杆長槍的民壯不間斷巡邏,營地裡十幾萬難民終於能夠睡個踏實覺。

連襁褓中的孩子貌似都有了安逸的感覺,居然不再哭鬧。

鄉勇們熱情高漲,人人都認真做事,他們期待著被宣傳隊員或者鎮撫官瞧上,得到加入衛所軍的機會,從今往後成為“紅旗軍”的一員。

大量衛所軍轉正,導致後備役兵源不足,黃漢也確實有招募大量被建奴荼毒過的漢人從軍成為補充兵的打算,給劉在旗的宣傳隊和各級鎮撫官佈置了考察鄉勇的任務。

出擊的三路大軍都是四個標準營足一萬六千人馬,承擔輔兵任務的衛所軍八個千戶九千人足,一支擁有兩萬五千人馬的半火器化軍隊已經不是通古斯野人能夠戰敗。

三路大軍步炮騎協同作戰,第二天就有好訊息傳來,宋鵬飛集團在野戰中完勝清軍騎兵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