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楊,羅輯他們冬眠之後,整個藍星世界也在發生著鉅變,由於危機紀元的到來,人類開始將大量資源投入軍工和太空工業,由此不斷爆發了一輪又一輪的人類災難。
為了應對三體艦隊入侵,在危機紀元25年人類開始啟動戰時管制。藍星上各國都要求將所有資源往太空戰艦、武器發展傾斜,不惜一切代價始為400年後的末日戰爭做準備。
從那時候起,凡是不能為戰爭提供幫助,甚至會影響人民戰鬥意志的娛樂文化產品開始被限制,並且最終完全禁止。
由於太空軍軍工的高汙染重工業快速發展,導致了環境惡化。可是在迎接末日之戰的宏大目標之前,所有要求保護環境的要求,都會被認為是受藍星外勢力蠱惑的投降派,或者認為提環保就是為三體人佔領地球過得更舒服的帶路黨,最後都被認為是ETO的叛徒。
在“保護環境等於人類的敵人”這種高壓邏輯下,所有對環保、乃至戰時狀態的質疑聲逐漸都消失了。
在集全藍星資源力量發展下的軍事和太空工業使得藍星在短時間內產生了高汙染,同時高汙染帶來的溫室效應下各種極端情況出現,全藍星土地荒漠化開始加劇,糧食出現減產,最終導致了大範圍的饑荒。
至於華夏方面,李楊在冬眠前就提前和高層透過氣,所以華夏的饑荒問題相對來說要低於全藍星平均水平。
隨後就是社會動盪、流民四起、很多正負垮臺、刃吃刃的情況變成了普遍現象。在這種全藍星下的天災人禍導致世界人口在50年內,從83億,下降到了35億,其中華夏人口占8億。
人們在大低谷的苦難中崩潰,很多人認為三體人還沒到達地球時,人類可能就會自己滅亡了。於是他們開始拒絕成為“不惜一切代價打贏三體人的人民群眾戰爭”中的那個“代價”,戰時體系崩潰。
很多年以後,為了紀念這個苦難的時刻,人們修建了大低谷紀念碑。紀念碑是一隻只從沙漠中向上伸展的枯樹幹般的手,對著天空做出各種扭曲的姿態。
在雕塑群的邊緣,有一塊肅穆的方碑,上面刻著一行金色的大字,大字的內容就是當時苦難中躺平的人們喊出的口號: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在大低谷之後,人類的科技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因為經歷過大低谷的人們明白了,當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後,所有的秩序、理念、乃至人性,都會出現崩潰。
大低谷讓人們失去了戰勝三體人的信心,選擇了隨心所欲的活在當下。
但同時,卻迎來了第二次文藝復興爆發,第二次高盧雞大革命,第二次啟蒙運動展開,第四次工業革命。
在基礎物理學被鎖死的情況下,人類突破應用物理學、生物科技技術等等領域,迎來了新的一次技術爆炸。大低谷中的所有物資不足,甚至太空軍事上的技術壁壘全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