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在洪城機場落下,早已有考古隊派了專車接送。
接車的是考古隊隊長金廣義,在車上,他簡單地向曹潤德介紹了一下漢墓發現的情況。
漢墓位於洪城西北,距離市區四十多公里,一個叫皇皇山的小地方,位於鄱湖之濱,十分偏僻。
發現這個漢墓也純屬偶然,當時兩個村民在皇皇山上大柴的時候看到一夥人鬼鬼祟祟地山上挖著什麼,那兩個村民以為是來頭山上的木頭的,就悄悄地報了警。
哪隻警方抓到那些人之後,一看工具全是盜墓用的,這麼審訊,才知道那個皇皇山原來是一個巨型的古墓。
能夠以山為墓的都是大墓,警方立即把這個情況反映給了洪城考古隊,考古隊到了現場一檢查,發現皇皇山實際上是由兩個山頭,其中一個大些的山頭已經有好幾個盜洞,看樣子破壞已經很嚴重,而這個被發覺的除了只有剛剛挖出的不深的盜洞外,沒有發現其他的盜洞,整體上沒有大的破壞。
為了搶救性發掘,古墓,洪城考古隊向省考古隊申請對皇皇山進行搶救性挖掘。
經省考古隊批准後,洪城考古隊對古墓進行發掘,這一挖不得了,是一個大型的漢代古墓,規模遠遠超過了逾期,而且很有可能是漢代某位皇帝的陵墓,於是急忙上報中央。
聽說是大型漢代古墓,中央立即派國家考古隊進入現場對古墓進行接管。
隨著挖掘的進一步深入,發掘的成果越來越激動人心,創下了國家考古多個第一。
古錢幣最多的古墓、金餅最多的古墓、漢代竹簡最多的古墓,填補了多個考古空白。
不過,現在還不能確定墓的主人是誰,只能初步認定可能是漢代一個侯爺的墓。
墓也不知道叫什麼名,於是根據皇皇山的名字,就取了個皇皇墓。
曹潤德對於古董什麼的不感興趣,只對那些竹簡感興趣,聽說古墓裡有一萬多枚竹簡,頓時興奮得恨不能馬上就趕到皇皇墓,對那些竹簡開展研究。
考古隊的車在蜿蜒的山路穿梭,洪城多為山丘地帶,僅有的一座山梅嶺,海拔也只有840多米,峰雖不高,卻有江南獨特的的俊秀之美,這讓陳雨和袁鵬鵬幾個看慣了北方高山大川的同學興奮不已。
從飛機場驅車行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到了皇皇山。
說是山,卻更像高大的土丘,立在平闊的田野裡面。
皇皇山一共有兩個山頭,東西走向。
左右兩條大河從遠處的梅嶺蜿蜒而來,在皇皇山東面約五里處會合後流入鄱湖。
以梅嶺為祖,順龍而下,山環水抱,倒是一個很好的風水格局。
林威看到皇皇山周圍的景象,心中不禁讚歎當年選選墓之人獨到的眼光。
到了目的,曹潤德來就迫不及待地帶著學生們進入墓區對竹簡進行清理研究。
古墓並不如中寫的那樣神奇,什麼流沙,什麼暗器,都沒有,這是一個封土大墓,考古隊直接是從上破土,一層層發掘,一層層清理。